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

ID:34267922

大小:50.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_第1页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_第2页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_第3页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_第4页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药药剂新剂型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现代制药设备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应用,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和发展极为迅速,使一批现代中药新剂型显现。在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中,既要注意传统剂型的改进,又要注意应用西方医药技术。本文对近些年的几种中药新剂型的发展做了简单综述。关键词:中药剂型;新剂型;发展Abstract:Withtheintroductionofmodernpharmaceuticalequipmentandtheapplicationofnewtechnologies,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fnewdosag

2、eformareveryquickly,thereareanumberofmodernChinesemedicinenewdosageforms.Inthestud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ewdosageform,itisnecessarytopayattentiontotheimprovementofthetraditionaldosageforms,andpayattentiontotheapplicationofWesternmedicinetechnology.Inthispaper,therecentdevelopmentofsever

3、alnewdosageformsofChinesetraditionalmedicineweremadeasimplesummary.Keywords:Chinesemedicineformulations;newformulations;development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人认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1]”充分肯定了选择剂型对发挥疗效的重要作用。即使同为丸剂,临床应用中选择水丸取其易化,蜜丸取其缓化,糊丸取其迟化,蜡丸取其难化。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剂型与疗效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正确选取中药制剂,以增疗效。我国对中药新药的发

4、展和创新已经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从现代来看.选用新剂型及其制剂研究时,要遵循达到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便(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为目的的原则[2].以求改变中药制剂“粗、大、黑”的落后面貌。更重要的是选择剂型要依据疾病性质的不同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药物性能来确定。在2001-2002年研发的200多个个中药新药中,剂型相对集中,大部分为硬胶囊、颗粒、常规片剂和注射剂等。软胶囊、滴丸、膜剂、巴布剂、微囊、微球、脂质体、气雾剂等新型剂型较少,传统的膏丹丸散更为少见[3]。1、软胶囊与滴丸中药软胶囊是指把一

5、定量中药提取物加上适宜的辅料密封于球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软质囊中制成的剂型[4]。中药软胶囊适合用于浸膏、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填充容量可调范围较大。中药软胶囊的特点[5]:纯中药制剂,不含糖,便于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服用;有效成分含量高,其最大限度提取和保留了挥发性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高,杂质含量低;进入胃肠迅速崩解并被人体吸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显效;口感好,服用量少,携带方便。目前已有的中药软胶囊品种[6]有穿心莲软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银杏叶软胶囊、消炎灵软胶囊,鸦胆子油软胶囊,牛蒡子软胶囊,感冒软胶囊等。滴丸是在中药丸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固体分散技术为基础的新剂型[

6、7]。具有传统丸剂所没有的很多特点,具有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胃肠刺激作用小、服用方便等优点。此外滴丸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例如芸香油滴丸含油达83.5%: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将黄花夹竹桃果仁中提取的混合物以聚乙二醇PEG6000为载体制成强心灵滴丸[8],溶出速率大为提高。我国已批准的其它中药滴丸还有:柴胡滴丸,酸枣仁油滴丸,藿香正气滴丸,冠心丹参滴丸,元胡止痛滴丸,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清开灵滴丸,牛黄蛇胆川贝滴丸,冠心苏合滴丸,妇痛宁滴丸,满山

7、红油滴丸,羚羊角滴丸,熊胆滴丸。由于滴制法制丸含药量较低[9](大多数滴丸重量少于100mg),故中药滴丸服用的粒数仍然较多,不便于服用;同一中药方剂中往往含有脂溶性、水溶性或挥发性的有效成分,因此制备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多种成分分配在一起可能引起相互作用或配伍反应。2、巴布剂与透皮吸收制剂中药巴布剂系指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加入中药提取物,经炼合、涂布、剪切等工艺制成的外用制剂[10],巴布剂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日本开发成功,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