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表格式导学案设计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表格式导学案设计

ID:34279022

大小:2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表格式导学案设计_第1页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表格式导学案设计_第2页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表格式导学案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表格式导学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古诗两首导学案设计课题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含课文)。并且在《语文课程标准》后面还附录了75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这就要求,我们的古诗教学不能止于让学生读懂古诗,而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江南春》为例,教给学生学习写景类古诗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然后在《春日偶成》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已学方法尝试自学,合作探究,达成目标。学前准备1.搜集有关两首古诗的作者的生平与写作背景资料。(师生)2.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熟读古

2、诗,能了解古诗大意。(学生)3.制作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填写诗句,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4句诗句,让学生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词语。引导找到所填词的共同点。2.揭题,板书:江南春3.简介杜牧。1.学生填诗句。(发现:所填的词都和“春”有关。)2.结合预习了解课题意思。3.联系以前所学及搜集到的材料介绍作者杜牧的生平及文学成就。1.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词语。(1)竹外桃花三两枝,(  )水暖鸭先知。(2)(  )不觉晓,处处闻啼鸟。(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晖。(4)(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二、初读感知,质疑解词(用时:6分钟)1.出示全诗,布置初读要求:(1)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结合预习想想诗词意思,不懂的用记号标出。2.引导学生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重点点拨“千”“四百八十”这两个数量词的用法。1.放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画出自己不懂的生字新词,同桌尝试讨论解决。3.交流同桌讨论未能解决的字词,师生合作解疑: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掩映。山郭:靠山的城墙,这里指外城。酒旗:酒店门前悬挂的布招牌,或称酒帘。千里:虚指,对广阔江南的概括。“四百八十寺”形容佛教之多。2.写出下列诗句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

4、旗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含有“千”“万”这些表示虚指的数量词的诗句有很多,请你写出其中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展开想象,描述画面(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布置要求:(1)认真读诗,找找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2)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你欣赏到了怎样的美丽画面,试着用语言描述或用图画呈现出来。2.出示前两句诗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描述到处莺歌燕舞、绿草红花、酒旗招展的美丽春色。3.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细读课文,圈画和春景

5、有关的字词。同桌交流、纠错。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样或其中几样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擅长画画的同学用简单的笔触勾勒江南美景。3.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读书所得,结合其他同学的描述,完善自己的交流内容或图画。4.推选代表课堂交流,同学间互相补充,师生合作评点。4.按要求完成填空。《江南春》一诗中描写了很多景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很多赞美春天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出示后两句诗句,引导想象无数佛寺楼台掩映在苍茫烟雨中的美景。4.出示插图,引导欣赏美景,读好诗句。5.欣赏文中插图,紧扣诗中景物,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描述画面情景。6.通过个别读、赛读等形式表达春到江南,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景象。四、借助背景,感悟诗情(用时:6分钟)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关于南朝覆灭和当时

7、晚唐衰败现状的背景资料。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借古讽今之意。3.小结:作者不是在单纯地描写景物,而是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1.结合课前预习时所找资料,介绍作者写作背景。2.默读教师出示的两段提示,同桌讨论诗人写“寺庙”的真正用意。3.代诗人说话:向当时的朝廷表达心声。4.再读古诗,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出诗人的复杂情感,既要表达出春天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喜欢之情,同时也要表达诗人的感慨、讥讽之意。5.练读、个别读、齐读。6.填空。《江南春》是______代诗人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