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ndnote自动插入参考文献

用endnote自动插入参考文献

ID:34281624

大小:2.06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3-04

用endnote自动插入参考文献_第1页
用endnote自动插入参考文献_第2页
用endnote自动插入参考文献_第3页
用endnote自动插入参考文献_第4页
用endnote自动插入参考文献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endnote自动插入参考文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很多人都不怎么会用EndNote来向WORD中自动插入参考文献,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在以后的论文写作中不再为参考文献的插入、修改等犯愁。以下我用EndNoteX5和WORD2003版本的举例,其他的版本操作都是类似的。若还有不解的地方,可以联系我的QQ377560382,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假如,我想在“如何用EndNote自动插入参考文献”的“文献”后面插入我所需要的文献,该文献假如是如下图EndNote中我用红框选择的那一篇首先,我们到EndNote中选中该文献,怎么选中就不用我说了吧,单击该文献即成

2、了选中状态,如下图。再返回到WORD中,将你的鼠标的光标停留在“文献”后面,如下图,然后如下操作:“工具——EndNoteX5——FormatBibliography…..”该操作时为了选择插入参考文献的格式,出现如下对话框如果我们要想插入的文献格式是如下格式的,那怎么操作呢?首先,我们在以上的对话框中选择“Lancet”,点击确定,在做如下操作“工具——EndNoteX5——InsertSelectedCitation(s)”会出现如下的格式,发现格式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文中的引文序列号和对应的参考文献的

3、序列号少“[]”,杂志期刊的文章题目后面没有“[J]”,这个该怎么解决呢?要解决这个,我们回到EndNote中,依次做如下操作,“Edit——OutputStyles——Edit‘Lancet’”来编辑这个格式。在如下界面中修改成你想要的格式:首先修改引文序列号的格式,接着修改参考文献的序列号格式,最后再杂志文章题目后面加“[J]”,这些修改完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这些修改进行保存,这个格式我们就自己起个名字,比如“sample”。点击“save”即可。这些操作完之后,我们返回到我们的WORD中,打开“F

4、ormatBibliography”对话框,单击“Browse”出现子对话框,在里面能找到我们刚保存的“sample”,选中,单击OK,再点“确定”,你将会很惊喜的发现,终于弄到我们之前想要的格式了,到此鼓个掌,祝贺一下自己吧。在这些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框,出现这样情况,你返回EndNote中,查看一下,你有没有选中你要插入的文献。pdf文字复制到word格式混乱,发现个快速整理方法:在“编辑”菜单下的“替换”中的“查找内容”输入^p(如果是从网页上粘贴过来的则输入^l),然后在“替换为”里面

5、什么都不输。点全部替换,确定。接着在“查找内容”输入MM(与第1步的对应),在“替换为”里面输入^p。然后就大功告成了,最后再修改一下字体、大小及行间距等。今天试了一下,方便多了直接复制过来是这样的.jpg以前博导教给我的写作“杀手锏”我刚到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对导师FranciscoZaera说我擅长写论文。可是我把第一篇稿件交给他时,他看了稿件说我的问题是按照做实验的顺序机械地描述实验。也就是说,当时我用红外光谱研究了不同气体对手性改性剂在白金表面吸附的影响,我就把文章分为几个小部分:氢气的影响、氮气的

6、影响、空气的影响、一氧化碳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影响。在每一个小部分,我都描述说在这张图中,我们看到这个峰在什么位置,那个峰在什么位置。这种写文章的方法很常见。很多国内研究生写文章都是这么写的:“什么什么的影响”。这种写法其实是被做实验的套路所限定的:很多研究生合成了东西给不同的技术员测试,有的技术员做了电子显微镜,有的技术员做了红外光谱,有的技术员做了热重分析,然后研究生就把不同的图谱收集起来,说:电子显微镜显示了什么,红外光谱显示了什么,热重分析显示了什么。但是2002年当我这么写以后,导师Francis

7、coZaera说我不能这么写,也就是说不能机械地“报数据”。如果只是机械地“看图说话”,那只是三流的写作手法。并不是说把文章随便写一下就能投稿的。“杀手锏”就是先不要急着描述实验数据。首先要把现有数据汇总后分析:在这篇文章里面,我要说什么?表达什么观点?主要结论是什么?有哪几点希望读者在读了文章以后能够记住?然后在写文章的时候围绕着观点写文章。现在很多研究生都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为了测试而测试。但是其实任何一个实验都是应该有目的的。好比说做红外光谱之前,首先要问自己:我做这个红外光谱是为了得到什么信息?

8、我要看什么?我用其它仪器(如拉曼光谱)能否得到同样的信息?哪种测试方法更加快捷?哪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准确,更能说明问题?既然有针对性的某种测试手段已经能说明你想说明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还要遍地撒网、全面开花?做实验不能象撒胡椒粉一样,用十几种表征方法同步表征几十个样品。同理,写文章的时候不能机械地说研究了什么什么的影响,堆砌数据。好的文章有逻辑思路,有“故事”。要研究什么东西,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东西,为了研究这个东西采取了什么手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