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孙权劝学》导学案1[策划]

15《孙权劝学》导学案1[策划]

ID:34286117

大小:75.8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4

15《孙权劝学》导学案1[策划]_第1页
15《孙权劝学》导学案1[策划]_第2页
15《孙权劝学》导学案1[策划]_第3页
15《孙权劝学》导学案1[策划]_第4页
15《孙权劝学》导学案1[策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15《孙权劝学》导学案1[策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编写人:望佳姗审核人:潘林荣15、《孙权劝学》导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2、用现代汉语再现故事,船模文中的对话描写,品味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的表达效果。3、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口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道理,从而勉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反复朗读,休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教学难点: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学法指导:合作探究,交流点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设计同学们在历史课上都了解了三国时期的社会情况,而且不少同学也都看过屯视剧《三国演义》

2、。我们知道,三国是个战乱的年代,也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你能说出几个三国人物的名字吗?(通过学生冋答引入课文,板书课题)知识链接1>相关人物(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吋吴国名将。(4)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2、关于《资治通鉴》这篇课文选口《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

3、2年间的史事。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文言词汇1、读音卿(qTng)孰(shu)涉猎(shQ)才略(liiQ)逐(zhil)拜孟母为博士耶(ye)即更刮目相看(geng)2、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古:当吋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一种学位名)(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只是;今:表传折的连词)3、成语解释(1)吴下阿蒙: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2)刮口相待:擦亮眼睛看待别人的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4、朗读课文,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邙艮止语气)(2)但当涉猎,

4、见往事耳。(反问语气)(3)大兄何见事之晩乎!(感叹语气)重点词语①卿今当涂掌事(当权,当道)②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推辞)③治经为博士(研究)④但当涉猎(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⑤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历史)⑥蒙乃始就学(于是,就)⑦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⑧即更刮口相待(更:重新;刮口:擦擦眼)⑨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难道;邪:通“耶”,语气词)⑩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至U)⑪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⑫权谓吕蒙曰(告诉)⑬孰若孤(比得上)⑭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⑮肃遂拜蒙母(于是)⑯非复吴下阿蒙(再)重点句子翻译: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5、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②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理出來推辞(不学)③孤岂欲卿治经为I■専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的韦情罢了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十和谋略,不再是以丽那个吴卜•阿蒙了③士别三日,即更刮口相待士别二日,就要重新另眼相待。④大兄何见事Z晚乎人哥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课堂小结这结课,我们理解了文章大意,卜•节课进一步的來探讨课文内容。作业布置背诵课文第二课时课前复习:1、背诵课文2、实词解释3、翻译句子整体感知,合

6、作探究1、本课题目是“孙权劝学”,孙权到底劝谁学习?孙权劝吕蒙学习2、轻声朗读,思考:木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照例子填空。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3、熟读课文,思考:木文可划分为儿层?并归纳出意思。本文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从开头至“乃始就学”)第二层:写鲁肃与“与蒙议论”“结友而别”(“及鲁肃过寻阳”到最后)4、小组探究,完成下列表格(用原文句子回答)孙权劝学的原因孙权劝学的方法(怎样劝)孙权劝学的语言孙权劝学的成效(结果)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

7、蒙(从侧面表现出吕蒙进步Z快)5、文中是怎样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通过鲁肃的惊叹、与之结友,侧面表现吕蒙才学大壇,学有所成。6、“士别三日,即更刮口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体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表现出吕蒙为自己的才略长进感到欣喜、自豪。7、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旬?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文中写鲁肃的神态和语言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他对吕蒙进步巨人的惊讶,对闿学之人的敬佩。10、从吕蒙的答话屮,你能推测出吕蒙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是一种自得神态,当之无愧的自豪。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