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ID:34291809

大小:8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4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_第1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_第2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_第3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_第4页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2.教师职业的含义人们终身或长期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二、教师职业特点1.专业性⑴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⑵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⑶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的专业组织⑷不可替代性⑸专业人员需要长期、严格的专业培养与发展。2.复杂性⑴劳动对象的复杂性⑵劳动内容的复杂性⑶劳动过程的复杂性⑷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3.创造性⑴教具有师传授知识需要具有创造性⑵教师培养学生需要具有创造性⑶教师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机智⑷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需要

2、具有创造性4.示范性⑴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⑵学生的模仿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⑶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⑷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5.长期性⑴教师职业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⑵教师职业劳动见效慢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1.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2.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3.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4.教师职业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

3、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较高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高度的自觉性、鲜明的独特性、广泛的继承性。第二章新《规范》的核心内容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

4、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

5、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一)教师良心的涵义教师良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

6、所进行的道德判断与评价。(二)教师良心形成的条件1.是教师对社会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2、教师道德教育是形成教师良心的必要条件。3.自我教育是教师良心形成的主观条件。(三)教师良心的作用1.在实施教育行为前,对选择教育行为的动机起着能动作用。2.在教育行为进行中,起着监督和调节作用。3.在教育行为结束后,起着激励和评价作用。(三)教师公正的作用1.有利于创造健康良好的教学氛围。2.有利于确立自己的道德威信。3.有利于给学生道德心灵以美好影响。4.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5.用于社会公正的实现。第三章教师职

7、业道德自我修养是指教师为适应教育事业的要求,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自我改造、自我磨练、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等活动及通过这些活动所达到的职业道德水平。一、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一)思想政治修养1、加强理论修养2、加强三大“主义”的思想修养3、加强“三观”修养4、加强政治修养5、加强理想和信念修养(二)道德修养1、提高道德认识2、陶冶道德情感3、坚定道德信念4、训练道德行为(三)知识和技能修养1、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尤其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修养。2、加强道德科学

8、基本理论,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修养。3、加强教育科学理论修养。4、加强心理科学理论修养。5、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6、加强专业知识修养。7、加强专业技能修养。(四)心理素质修养1、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认识和承受能力。2、要培养良好的心境,保持情绪健康。3、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4、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5、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学会自我调节五)审美素养1、美能冶情2、美能启真3、美能储善4、美能塑形一、教师职业道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