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隔物悬灸法

艾条隔物悬灸法

ID:34296624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4

艾条隔物悬灸法_第1页
艾条隔物悬灸法_第2页
艾条隔物悬灸法_第3页
艾条隔物悬灸法_第4页
艾条隔物悬灸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条隔物悬灸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艾条隔物悬灸法---隔药糊灸更新时间:2008-7-2214:17:00【概述】隔药糊灸,是从古代隔药末灸发展而来。它主要指把药物研末再用某些汁液调制成糊状物,并以此糊状物作为艾条间接灸的隔物。本法在民间早有应用,如在《灸治经验集》一书中曾记载如下一种隔药糊灸法:用黄栀子打碎水煎取汁,加入一些生姜汁,混以面粉和石灰各一份,调成糊状,涂于穴位上。再取薄生姜片,上置艾炷后放在药糊上施灸。此法不仅取材不易制作繁复,而且隔物也有二层,所以临床难以推广。早期多以艾炷作隔药糊灸,由于药糊质地稀软而涂抹面积较大,艾炷灸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局限,所以近年来已逐步由艾条灸代替。

2、和上述隔物灸一样,临床上药糊的组方也是根据中医辨证,用药处方因病而异。艾条隔药糊灸,药糊制作较药饼简单,而操作又较隔艾炷灸方便,颇值得进一步推广。【操作方法】..先据病证辨证配方,称取中药,研成细末,放入瓶内密封保存。应用时,根据情况用下列液汁之一调制成糊状:麻油、蜂蜜、黄酒、米醋、生姜汁等。药糊的干稀程度,酌情而定,一般以稠糊状为宜。选定穴位后,用压舌板蘸取适量药糊置于穴区,厚0.3~0.5cm,直径2~3cm。如为神阙穴,可以药糊填满脐眼为度。以艾条作温和灸或回旋灸。每次灸15~60min。灸毕,依据不同要求,可将药糊拭擦干净;或以橡皮胶覆盖药糊上,2

3、4小时后(亦可保持到下次施灸前)除去。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7~10日为一疗程。【主治病证】主要用于支气管炎、哮喘、脘腹疼痛、肠激惹征、小儿口疮以及保健灸等。【注意事项】1.作为隔物的药糊,要求现调制现使用,保持新鲜。尤其是以酒、醋、姜汁等调制的,更不宜搁置过久。2.由于药糊易改变形状,须嘱患者尽量保持原来体位,对体位易改变的部位,可预先在药糊上覆盖一层胶布以固定形状。3.小儿患者如用艾炷灸有困难时,可改用艾条可温灸器隔药糊悬灸。【临床应用】1.气管炎及哮喘取穴:分为三组。①大椎、肺俞、命门;②章门、关元;③足三里、关元。..治法:灸药制备:将苏子、莱菔子、

4、白芥子三种药物,等量研成细末取三份;再将元胡、细辛、甘遂三药等量研末取一份,混合后拌匀,用蜂蜜调成糊状,备用。用法:在每年夏季灸治。其中初伏取第一组,中伏取第二组,末伏取第三组。在每伏所取的腧穴上外敷上述调和好的中药药糊,用艾条或固定式艾条熏灸器置于腧穴上,作隔药糊灸,每次施灸一个小时,隔日1次。每伏为一疗程,共灸治三个疗程。疗效:以上法共治58例,结果:临床控制10例,显效28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2.慢性胃肠病(脾虚证)取穴:神阙。治法:处方一灸药制备:将附子、木香、丁香、胡椒、小茴香、吴茉萸、白芷、续断、乳没、肉桂等各适量,

5、共研细末,另加冰片适量拌匀,密封备用。..用法:用时,以黄酒将药末调成糊状敷脐,取艾条点燃置于脐上3cm施以温灸,每次灸20~30min,隔日1次(症状明显者每日1次),6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胃肠道药物。处方二灸药制备:五灵脂、乳香、没药、夜明砂、小茴、白芷、木香、胡椒、丁香、吴茱萸、附子、肉桂等各适量,共研细末加冰片适量密封备用。另用以上药末20g加10g艾绒混匀塞进直径为10cm的药袋中,套入自制腹带内。用法:用黄酒将药末调成糊状敷脐,取艾条点燃于脐上悬灸,每次20~30min,隔日1次。其余时间令患者将腹带系于腹部,药袋对准脐眼。疗程为45日

6、。疗效:以处方一,对37例慢性胃肠病脾虚证患者进行了隔药糊灸治疗,结果表明脾虚见证积分值明显下降,显效20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观察了该法对胃电的即时效应及治疗前后变化,隔药糊灸对胃电频率无明显影响,对胃电幅值呈调整作用,灸后胃窦、体部低幅波升高,高幅波降低。将胃电节律视其好坏分为Ⅰ、Ⅱ、Ⅲ类型,隔药糊灸使Ⅰ类节律出现率上升,Ⅲ类节律出现率降低。表明熏脐灸有改善胃电节律紊乱的作用。此调整过程与临床胃肠道症状减轻呈平行关系。说明本灸法的健脾和胃作用与胃电调整过程有关。..以处方二对103例中医辨证为脾虚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观察。随机

7、分为隔药糊灸组、敷脐组(仅佩戴药袋而不施艾灸,但嘱患者隔日热敷1次,热敷时间同隔药糊组)。和艾灸组(灸脐部时,取浸有黄酒之药棉填脐眼,温灸时间同隔药糊组。佩戴未灌药物但规格与隔药糊组相同的棉袋)。结果隔药糊组总好转率为94.59%、敷脐组77.08%、艾灸组27.78%。经对照观察发现:药物敷脐主要改善脾虚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艾灸偏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而隔药糊灸兼有两者的作用。这说明隔药糊灸疗可强壮脾胃、坚固元气,其抗衰保健作用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3.肠激惹综合征取穴:神阙、足三里。治法:灸药制备:药物根据附子理中丸(《阎氏小儿方论》)合四神丸(《证治准绳》

8、)的原方按比例配制,混合后共碾细末,取适量,用温水调成糊状,以不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