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国何新(批判何新可做参考)

朱建国何新(批判何新可做参考)

ID:34298628

大小:57.2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4

朱建国何新(批判何新可做参考)_第1页
朱建国何新(批判何新可做参考)_第2页
朱建国何新(批判何新可做参考)_第3页
朱建国何新(批判何新可做参考)_第4页
朱建国何新(批判何新可做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建国何新(批判何新可做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看了楼主对何新先生的介绍,我个人对何先生的学识是深深佩服中.就到网上搜了搜,找到朱健国所作的一篇角度不同的文章.转贴过来,供猫友们探讨,也让在下学习学习.何新:今日苏秦——从一本书看一种伪现代化细节 [朱健国]  苏秦最重要的特色     何新大名,久有所闻。但一直不知他在今日社会中的角色真相。曾以为他是一自学成才者--他未读大学,却曾自称为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曾以为他是自由思想者--他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被列为"精神污染"的清理对象;曾以为他是御用文人--他毫无愧色地自白:拿国家工资的文人,当然是御用;曾以为他是一个

2、学者--他有多部著述。但是,近读其新著《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5月版)之后,才知作者何新最真实的角色是:现代苏秦--一个典型的伪现代化食客。关于苏秦的典故,《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苏秦合从相六国,张仪被激往秦邦》说得清清楚楚,老少咸知,不用赘述。只是有一点还想提示,苏秦最重要的特色是并无什么信仰宗旨原则。苏秦原本想以三王王霸攻占天下之术助秦称帝吞并六国,不料秦惠文王初杀商鞅,不喜新来游士,饱受冷落的苏秦遂转而从太公《阴符》里提出"合从"之术,反过来帮六国抗秦。在苏秦眼里,投奔秦国还是投靠六

3、国,并不重要,坚持什么理念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君王是否接纳我,王喜欢什么,我就坚持投其所好。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权势,得其知遇施舍便当效忠。今以何新《思考》,综观何新历史,亦可见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不论什么人当权,他都要上书写密信,都要去献策帮助。他是一个善于不断揣摸最高领袖意图而不断投其所好的变色龙。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他已有三大变--文革时期他便痴心投"晚年毛泽东"所好。何新回忆道:"事实上,在1974年-1975年那几年里,我曾不断地给毛泽东写信,寄到北京中南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地。在这些信中,我既谈自己对当时的

4、文化革命、批林批孔、中国历史的看法;也试图把我对哲学、辩证法和逻辑问题的研究呈献给毛。我当时天真地认为,我所进行的研究,正是他老人家一直所期待着寻找的某种理论答案。"(P192)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何新根据当时中央权势核心的改革新动态,从为文革出谋划策者变为一个力主改革开放、文化反思的思想先锋--他说,"在七十年代末,我曾一度醉心于存在主义、现象学、分析哲学、结构主义、价值相对主义和多元论等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思潮。我曾经深感兴趣于胡适的实证主义、顾颉刚的古史辩派,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一种鄙夷和冷漠。"(P82)198

5、3年"清污运动开始的来势很猛。当时上面作了部署,对思想理论、文艺中鼓吹"自由化"的东西进行全面清理。……我的一系列论文和文艺美学评论文章,包括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文、关于异化问题的论文,关于美学形式主义的论文等,都被作为具有较严重"污染"倾向的论文,而被近代史所列入待清理和批判的名单。"(P78)"这一次有惊无险的风波给何新教训良多。经过几年的打探,何新明白自己误会了最高权威的真正意图,又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1987年初,我应香港大学邀请赴港参加会议,在香港听到国内发生学潮。不久胡耀邦辞去职务。我这时政治

6、及文化思想已渐趋成熟,由激进改革的立场逐渐转向了"保守"。"(P24)"在此之后,我十分鄙视那种主张引进西方价值改造中国文化的所谓"自由主义者"。至于一些人指责我的"保守主义"、"反动倒退复辟"等等,只令我感到自豪。"(P121)     忘了一个简单的常识     为了掩盖政治投机,提升"浪子回头",何新将自己突然改变主义称为先破后立,自圆其说道:"回顾我的思想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寻求破的时期,第二阶段是寻求立的时期。破,就是突破传统意识形态的桎梏。这个阶段从1967年-1987年,约略为20年。立(

7、1987年至今),就是在面对文化虚无和意识形态真空的废墟上,探索维系、延伸中华文明生存发展的新价值体系,以及新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寻找连通华夏传统思想与现代革命、华夏传统思想与外来文明,使之衔接连续的桥梁。"(P120)何新在这里"觉今是而昨非",似乎头头是道,可惜却忘了一个简单的常识--其实马克思主义就是从西方引进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西方价值观。何新自视聪明之极,可有时连这样的基本常识都不具备:马克思主义虽然引进到中国来,虽然"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了,虽然成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了,但它还是来源于

8、西方,还是西方价值观之一。而今号称"回归马克思主义"的何新,又怎么能"十分鄙视那种主张引进西方价值改造中国文化"?何新的《思考》,通篇充满了这类混乱逻辑、自相矛盾。     古已有之的旧货     何新号称要建立"新的意识形态",其实却是古已有之的旧货。他自供说--"我个人认为,当前国家需要深刻的理论思维。需要调整政策修正失误,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