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早期话剧特点

田汉早期话剧特点

ID:34300829

大小:62.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田汉早期话剧特点_第1页
田汉早期话剧特点_第2页
田汉早期话剧特点_第3页
田汉早期话剧特点_第4页
田汉早期话剧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田汉早期话剧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田汉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戏剧大家,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话剧在我国话剧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认真仔细的研读田汉话剧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了解中国话剧的发展脉络及指导当代话剧的发展走向是非常有利的。本文试图对田汉早期话剧的特点作简要的分析,简单的谈谈自己阅读田汉早期话剧的一些体会和想法。田汉早期话剧创作于二十年代,共有20余部,为现代话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田汉早期话剧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剧本题材上多爱情剧,剧本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一、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田汉早期话剧最大的特点是其包涵的浓郁的理想主义的

2、色彩,且带有作者本人的天真。田汉的第一个剧本《梵峨璘与蔷薇》可谓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剧本讲述了大鼓女柳翠与琴师秦信芳的爱情故事。柳翠为了让心爱的秦信芳能到国外学习音乐,不惜委身于资本家李简斋,愿意牺牲自己以换得秦信芳出国的费用,其举动感人至深。就在读者以为李简斋纳柳翠为妾,并出资让秦信芳出国的时候,田汉让这个故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李简斋不但没有纳柳翠为妾,还毫无代价的送钱给秦信芳,让其出国学习,而且不但自己出钱,还说服自己的几位太太捐出各自的几枚戒指一并赠送,且各无怨言。李简斋可谓现代文学史上心肠最好的资本家,最慈善、最开明的资本家。他仅仅是偷听到柳翠二

3、人谈论没有金钱的爱情的无奈,就决计要帮助两个于己无利益关系的人的生活困苦,最终以大团圆结尾。田汉固然同情下层人的生活,但过分的同情,使得田汉处理此剧时过多的倾注个人的情感,忽略了客观的环境与事实。他理想中期望自己笔下的人物生活的幸福,期盼有情人终成眷属,于是设计了最后的大团圆结局,显现出年轻的田汉思想上的浓郁的理想主义的色彩。李简斋的形象是他对当时资本家的过分美化,借助于这一美化的形象实现他自己心目中对于柳翠和秦信芳的美好的祝福。《灵光》一剧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这一三幕剧中的第二暮使用了“梦境”的浪漫主义手法。整个第二幕都是顾梅俪的梦境,她梦到自己的

4、爱人抛弃自己与别人结婚,直至梦醒。醒来后发现爱人在自己身边,梦境中的虚假与现实中的真实发生戏剧冲突。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营造了浪漫的意境,剧中只有相爱的两人,大段大段的对白,诗化的语言,亲昵的话语,给人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最能体现田汉理想主义的是《薜亚萝之鬼》。这是田汉极端理想主义的体现。三个资本家的女儿,为了同情工厂职工竟然要把自己家里昂贵的钢琴卖掉,因为钢琴发出的声音是鬼音。买钢琴的钱是工厂分红得来的,而分红是因为“销场很畅,行市又好,所以奖励晚工,货出的多自然赚钱多。”但是“奖励晚工的那时候死了好几个女工”,所以钢琴是“那些女工的生命换来的”。于是

5、,三姐妹不忍心再弹钢琴,要立刻卖掉。在田汉的笔下,二十年代资本家的女儿们已经有了新中国共产党员的崇高觉悟,能够同情职工,而且不仅在情感上同情,还落实到实践之上,显然是田汉过分的美化了资本家。田汉自己对劳苦大众的同情转嫁到剧中的三姐妹身上,极端的理想主义使他把自己的同情心过分的释放,忽略了作品的真实性,田汉个人的情感压倒了自己的理性。剧中末尾竹君说“我想为着财产结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在现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都不可能实现的愿望,田汉却希望在黑暗的二十年代实现,显然这是个人情感的极度宣泄。《生之意志》这一剧本给人很突兀的感觉,田汉本意应该是写出作为封建

6、家长的父亲与接受新思想的儿女,就个人情感和婚姻问题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但是田汉处理的过于粗糙和简单,女儿在父亲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人结婚生子,当父亲责问女儿时,女儿回答“我的生之意志太强了”。这里显然有些勉强,给人牵强附会的感觉。末尾老人“抱着这外孙女不忍释手,逗着她玩”,态度转变之快令人称奇。田汉把父母与儿女的情感婚姻问题想的过于理想化,处理的简单难免失真。《湖上的悲剧》中,白薇与杨梦梅相爱后失去联系,杨梦梅以为白薇死去,于是以他们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小说。三年后偶然的机遇使二人重新见面,白薇害怕自己的“复活”会终止爱人的艺术创作,为了让自己心爱的人完成他

7、的杰作,白薇不惜自杀以成全爱人,“以牺牲一己肉体的生命,成全艺术(精神)生命的完美”。田汉为了艺术而又一次忽略了真实,田汉的理想主义使他艺术至上。故事的情节很离奇,不符合一般人的接受观念,但是田汉的有意为之,使我们看到田汉坚持用艺术改变人生,坚持人生艺术化的理想主义。于此,我们也能看到年轻的田汉身上确实带着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气息。二、田汉早期话剧很少有悲剧,虽然个别剧作中有悲伤的情节或悲惨的结尾,但最后多给人以希望,属于带悲伤意味的正剧。鲁迅尖锐地批判我国古代戏剧“大团圆”结局是“瞒和骗”的文学,是封建专制思想和文化意识的体现。他在《论睁了眼看》

8、的文章中说:“这是因为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