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ID:34301870

大小:58.4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_第1页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_第2页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_第3页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_第4页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盛欧(徐州市铜山区传染病医院221006)【摘要】目的探究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木院20口年・2013年收治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并应用阿德福韦酯,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在治疗48个星期后,观察组患者HBVDNA的转阴率为70.0%,对照组患者HBVDNA的转阴率为34.0%,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e

2、Ag/抗HBe转化率为28.0%,对照组患者HbeAg/抗HBe转化率为6.0%,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为72.0%,对照组患者ALT复常率为34.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对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相对于单纯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患者接受治疗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028-02阿德福韦酯属于新型的核昔类药

3、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复制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效果,另外对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也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究竟是单纯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还是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当前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多。为了深入研究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对木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门诊或者住院部收治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

4、年龄范围为18-49岁,其平均年龄为(29.5±12.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为20・50岁,其平均年龄为(29.1±11.8)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主要如下:(1)其临床表现和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中关于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相--致;(2)其年龄范围在20・50岁之间;(3)接受拉米夫定药物治疗持续6个月以上;(4)经拉米夫定治疗后血清HBVDNA转阴,之后出现反弹,指数每毫升上升超过5logl0拷贝,伴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

5、常之后再次上升,数值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经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YMDD为变异。1.3排除标准本次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主要如下:(1)患者除慢性乙型肝炎外还合并诸如HIV、HDV、HCV等其它严重传染性疾病;(2)在本次研究之前半年患者有使用诸如免疫调节剂或者其它类型的核昔类药物;(3)合并有酒精性肝炎或者自身免疫性肝炎疾病等。1.4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规治疗。对照组虑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剂量为给药方式为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给药阿德福韦酯治疗,服用剂量和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另联合服用拉米夫定,剂量为lOOmg,给药方式为口服,每天1次。1.5观察指标在患者接受治疗的第12周、2

6、4周还有48周对患者以下指标进行检测:HBVDNA、肝功能、肝炎标志物、尿常规以及肾功能等。1.6疗效评价本次研究疗效评价主要如下:(1)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ALT低于64U,且保持正常;(2)HBVDNA转阴,其定量每毫升低于103拷贝,HBeAg转阴的。达到以上两项标准的评定为有效,否则为无效⑴。1.7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HBVDNA转阴情况患者治疗后12周进行HB

7、VDNA检查,转阴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治疗后48周,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表1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HBVDNA转阴率对比(%)组别(n)12周24周48周观察组(50)10(20.0)31(62.0)35(70.0)对照组(50)8(16.0)10(20.0)17(34.0)2.2HBeAg/抗HBe转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