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治疗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莫西沙星治疗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ID:34315544

大小:57.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莫西沙星治疗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_第1页
莫西沙星治疗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_第2页
莫西沙星治疗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_第3页
莫西沙星治疗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_第4页
莫西沙星治疗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莫西沙星治疗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莫西沙星治疗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莫西沙星治疗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谢宝元1张文须2冯选鹏2赵璇21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呼吸科,北京102401;2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呼吸科,北京102488[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的10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莫西沙星组)和对照组54例(头抱曲松联合左氧氟沙星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46%、对照组总有效率68.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6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莫西沙星治疗CAP安全、有效。[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莫西沙星;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3)11(a)-0120-02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通常是指在医院外遭受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一定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并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感染性病之一。CAP是一种临床十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较高。一开始的治疗中抗生素的选择非常关键。国际指南(ATS.CIDS等)推荐应用β-内酞胺类抗生素加用大环内醋类或者单新喹诺酮类治疗CAP。现对我院收治的10

3、7例获得性肺炎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2月—2011年11月,该院收治确诊的10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1]。治疗组53例,其中男27例,女26例,平均年龄(71.5±5.6)岁。对照组54例,其中男26例,女28例,平均年龄(73.7±5.3)岁。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等各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先进行同样的常规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50mL/瓶)进行治疗,每次1瓶,1次/d,静脉滴注。对照

4、组应用头孢曲松2.0g,静脉滴注1次;及左氧氟沙星0.3g,静脉滴注,每日滴注1次,两组治疗疗程均为7~14d。1.3检测指标及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开始治疗后第4天、停药后第1天与停药后第7天进行1次血、血生化与尿常规检查;进行1次痰镜检;进行1次X线检查。在治疗后检查各项指标异常患者,进行追踪复查直至指标正常。同时观察患者在治疗后表现,是否有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1.4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疗效评价:按照评价标准,所有患者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个级别来评定。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与治疗患者总数比为有效率。细菌学疗效评价:按照病原菌清除程度分为:完全清除、假设清除

5、、未清除、替换与再感染五级进行评定。1.5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用(±s)表示,各组间均值比较用成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作χ2检验。(统计软件选用SPSS12.00)。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病例49例(总有效率92.46%),对照组有效病例37例(总有效率68.52%)。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2细菌清除本试验107例患者观察细菌培养,其中阳性共100例(总阳性率为93.46%)。治疗组49例(阳性率为92.45%);对照组51例,(阳性率为94.44%)。经过治疗后,治疗组45例细菌得到有效清除,4

6、例未清除(细菌有效清除率91.84%)。对照组47例细菌得到有效清除,4例未清除(细菌有效清除率91.84%)。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治疗后细菌清除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患者于治疗中发生恶心状况,对症处理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未影响后续治疗,治疗组所有患者中未出现其它如头痛、嗜睡、失眠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未出现皮肤过敏及其他系统不良反应,也未出现血液生化变化;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5.66%。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7.40%。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讨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7、,其患病率约占人群的l2%,我国每年有超过12万的CAP患者死亡。CAP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肺炎链球菌是引发CAP的主要病原体,但是近几年革兰阴性杆菌在CAP中的比例增加,且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等“非典型”致病菌所占比例也不少。刘又宁、陈民均等[2]在为期1年的CAP病原学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24例检测到病原体(53.1%),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20.7%),然后依次是肺炎链球菌(10.3%)、流感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