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文献综述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文献综述

ID:34315577

大小:60.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文献综述_第1页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文献综述_第2页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文献综述_第3页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文献综述_第4页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发展概述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车辆的增加,实行有效的交通控制以保证交通的通畅,已日益成为交通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简单的控制方式如定时控制、感应控制、单路口的孤立控制等已不能满足城市交通控制的需要,为了提高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必须要建立一个智能的交通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车流量的变化自动调节红绿灯的吋间长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十字路口的车辆滞流现象,有效的缓解交通拥挤、实现交通控制系统的最优控制,大大的提高了交通控制系统的效率。随着我国道路交通拥挤的问题口益突出,可以预见,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将具有广大的应用前

2、景。1国外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的交通控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流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交通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控制开始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⑴。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已开始出现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并将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纳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成为先进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⑵。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主要采用先进的交通控制方法。当今世界齐国广泛使用的最有代表性且有成效的交通控制系统有澳人利亚的SCAT系

3、统、英国的TRANSYT系统和SCOOT系统卩句。(1)TRANSYT(TrafficNetworkStudyTools)系统自1968年问世以来,经历不断的改进,已经发展成为先进的TRAN-SYT/9型。该系统采用静态模式,以绿信比和相位差为控制参数,优化方法为爬山法。作为最成功的静态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虽然己经被世界400多个城市所使用,但是由于其计算量较大,很难获得整体最优的配时方案,同时需要大量的路网几何尺寸和交通流数据。(2)SCOOT(Split、CyeleandOffsetOptimizationTe

4、chnique)系统采用联机实时控制的动态模式,对周馭绿信比和相位差进行控制,采用小步长寻优方法,相对TRANSYT而言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SCOOT相位不能自动改变,现场安装调试时相当繁琐等也急需改进。(1)SCAT(SydneyCoordinatedAdaptiveTrafficMethod)系统由澳大利亚工程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呈计算机分层递阶形式。采用地区级联机控制,中央级联机与脱机同时进行的控制模式。控制参数仍然采用绿信比、相位差和周期,但其选取是从预先确定的多个参数中通过比较法确定,没

5、有实时交通模型。SCAT系统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出优点,结构易于更改,控制方案容易变换。但是,SCAT系统过分依赖计算机硬件,无车流实时信息反馈,可靠性较低。2我国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2」我国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现状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交通问题日益显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我国人口众多、路网不完善、道路不规范、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大量存在,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6刀。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在中国部分大中城市

6、里,摒弃旧有的控制方式,一些先进的控制技术逐渐得到应用。虽然在整体规模和层次上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但部分领域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位置。FI前,我国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已不单单是对交叉口信号灯进行控制,而是集交叉口信号灯控制和干线控制以及现代城市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于一体的混合型交通,实现区域信号控制和城市高速公路集成控制凶。2.2我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思路在我国的交通控制系统的进步行程中,若只依赖被动、微观和静态的传统模式的控制策略显然不能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必须突破传统信号控制的研究方法,控制思想上要由被动控

7、制向主动自适应控制发展;控制技术上要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控制规模上要由微观、中观控制向宏观、微观结合控制发展;控制模式上要由静态控制向动态诱导控制发展,发展方向上要以我为主,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交通控制系统旳叭概而言之,要充分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加强对城市先进交通处理系统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研发。具体表现为:(1)研发城市交通智能控制集成系统;(2)基于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1)基于混合交通流的信号控制系统仿真评价;(2)基于信号控制系统的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8、(3)在技术上大幅度提高信号机的智能水平,加快其反应功能和对交通状况变化的适应度,有利于局部拥堵交通流的快速疏导。在未来城市交通控制中,根据交通流的疏密程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2.3我国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模式综合分析国内外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结合我国城市道路及交通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对今后城市交通与道路建设的发展的前瞻性考量,我国道路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模式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