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柔道选手常用技术之比较研究

不同柔道选手常用技术之比较研究

ID:34315902

大小:1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5

不同柔道选手常用技术之比较研究_第1页
不同柔道选手常用技术之比较研究_第2页
不同柔道选手常用技术之比较研究_第3页
不同柔道选手常用技术之比较研究_第4页
不同柔道选手常用技术之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柔道选手常用技术之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柔道選手常用技術之比較研究許吉越/朝陽科技大學壹、緒論一、問題背景柔道運動在國際潮流中日新月異推展此乃有目共賭之實,選手的競技水準亦隨之不斷力求增進。眾所皆知,柔道之競技能力包含技術、體力、精神力等三方面,三者若缺其一很難在比賽致勝,當雙方選手體力差距有限時,其臨場使用之動作技術便能直接影響比賽結果。尤其柔道技術是屬於開放性接觸動作,現今國際比賽中,選手常用動作技術也會隨時代趨勢有所改變,眾多的攻防技巧中,個人所選擇的專長動作技術,自然隨著年齡、性別、體重、層級不同而有所差異。何況柔道選手本身的身高、體重與各項基本技能的相關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標,應以體型為選擇訓練項目的重要依據(陳雍元、

2、許義章,民81),另外在柔道訓練的過程中仍須考量其、量級、運動素質、技術水準等因素差異(許成源,民86)。儘管柔道動作技術很多,但選手每次比賽經常都只使用精熟的二、三個動作技術。有趣的是,預知對手的專長動作技術,但不管如何出招防守,總還是被同一動作技術摔倒,可見在比賽場上選手致勝大都偏向使用幾種常用動作技術,故而柔道比賽的勝敗往往決定於其常用技術銳利的程度(蔡櫻蘭,民84)。然而柔道的常用動作技術會隨著訓練的時間及年齡的增長而更加成熟,摔起來更加輕巧,常用動作技術好壞當然成勝敗之關鍵。尤其初學階段選手著重於技能技術方向發展,完善常用的動作技術考量將關係到選手往後的訓練成果(謝秀芳,民85)。

3、如何利用常用動作技術得分致勝是教練、選手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筆者曾於以八十六年台灣區柔道選手為對象,進行選手最常用的三種動作技術探討,結果發現選手最常使用之動作技術為過肩摔、單臂過肩摔、內腿,大外割等,因國內外此類似文獻研究資料較少,為了解選手常用動作技術與選手的性別、年齡、量級、階段選手、段位有何相關,冀提供教練做為往後訓練、選材之參考,以提昇國內柔道動作技術之水準,並喚醒教練對不同性別、年齡、量級、層級的選手訓練給予審慎評估的重視,有鑑於此,本研究之強烈動機,因而產生。二、研究目的以八十六年台灣區運會柔道選手練習或比賽時最常使用的前八種動作技術,比較不同性別、年齡、量級、階段選手、段位間

4、之相關差異。三、研究範圍-9-本研究以「八十六年台灣區運會柔道選手現況探討」(許吉越,民87)中研究結果所得選手之前八種動作技術為內容,來分析不同選手性別、年齡、量級、階段選手、段位上之差異。四、名詞解釋(一)八十六年台灣區運動會:指八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至年二十六日,在嘉義縣舉行之台灣區運動會比賽。(二)量級:本研究將男子分為輕量級(-60公斤級、-65公斤級)、中量級(-71公斤級、-78公斤級)、重量級(-86公斤級、-95公斤+95公斤級)等三級。女子分為輕量級(-48公斤級、-52公斤級)、中量級(-56公斤級、-61公斤級)公斤級)、重量級(-66公斤級,-72公斤級、+72公斤級

5、)等三級。(-表示參加者在該量級公斤數以下、+表示參加者在該量級之公斤數上)(三)階段選手:指選手參加之最高比賽層級而言,分為區運選手、亞奧運培訓選手及國手三級。(四)年齡:選手分為三個層次:小於18歲(含)之高中階段、18~22歲(含)之大專院校階段、大於22歲大學畢業階段。(五)段位:以中華民國柔道協會核定許可的證書為準。分為一段、二段、三段、四段等四級。(六)常用動作技術:本研究所指常用動作技術,是指「八十六年台灣區運會柔道選手現況探討」一文中,調查選手最常使用的三種動作技術,研究結果發現選手最常用之前八種動作技術,分別為過肩摔、單臂過肩摔、內腿、大外割、大內割、小內割、丟體、掃腰。-

6、9-貳相關文獻探討謝秀芳(民85)認為柔道運動項目的訓練計畫,是依據訓練目標訂定,各年齡層不同,著重層次也不一樣。初學者著重正確動作技術之養成,因兒童期神經系統較為顯著發達。中階段則以敏捷協調性機能動作學習為主,例(前空翻、溜冰)不適合強大重量訓練。高中、大學階段訓練方式,應維持選手各項運動能力全方位均衡發展。如各項運動技術動作、速度、耐力、瞬發力、重量、循環訓練、模擬比賽等。陳雍元、許義章(民86)以八十三年全國中等學校柔道比賽,團體賽冠、季軍選手共34名,測量身高,體重與柔道動作技術基本技能之相關。發現身高、體重與丟體、過肩摔、大外割、浮腰等動作技術的平均數,標準差經二次重測信度達顯著水

7、準。再以所得資料經過分數標準化後,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得知身高與丟體,浮腰二項基本技能達顯著相關。體重與丟體、過肩摔、大外割、內腿、浮腰等五項基本技能達顯著相關。柔道選手身高,體重與各項基本技能的指標是非常重要一環。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柔道選手使用有效得分的動作依序為:1.過肩摔2.大內割3.內腿4.小內割5.大外割、小外掛7.朽木倒、掃腰十字關節10.肩車、掬摔12.谷落、小外割14.單臂過肩摔15.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