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卢湾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ID:34321192

大小:66.5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5

卢湾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卢湾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卢湾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卢湾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卢湾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卢湾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卢湾高级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1.阅读下文,完成1——6题。(15分)说品味董桥①中国化学家张子高业余收藏占墨出名,藏品近千方,其中不少是明清墨中至宝,写过多篇考证古墨的文章。他曾说:“藏墨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研究化学史的一个小方面。”②职业和趣味竟如绿叶配牡丹,很难得。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有这分福气,他主张研究屮国古建筑必须重“见”,不能只靠看书看图,一生游历不少山川。《平郊建筑杂录》里提到他和夫人林徽因1923年在游香山途中发现杏子口山沟南北两崖上的三座小小石佛龛、儿块青石板经历了七百多年风霜,石雕的原来风貌依稀可辨,

2、说是“尽然很小,却顶着一种超然的庄严,镶在碧澄澄的天空里,给辛苦的行人-种神秘的快感和美感”。建筑家有这样的领会,梁思成名Z为“建筑意”。③“意”,不太容易言传,等于甜味、癖好之微妙,总是蕴涵一点“趣”的神韵。这正是袁宏道所谓“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一心追求高级文化之神情旨趣,恐怕变得有身如桎,有心如棘,入理愈深,去趣愈远,终致身价太高而找不到市场出路。这一层苏珊•桑达看得比较通透,她标举俗中求雅的享乐主义也是“高品味”,“有品味有修养的人从

3、此得以开怀,不必日夜为杞忧所累。这是可以帮助消化的”。琴棋书画的最高境界讲究能收能放,与此同理。张岱好精舍,好美婢,好妾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跟大学问家的心境虽然不同,但断非胸无丘壑,一俗到底,不然明亡后他又何苦入山著书?国陈④品味跟精神境界当然分不开,可惜庸俗商业社会中把人的道德操守和文化修养都化成“交换价值”,视之如同“成品”,只认标签不认内涵,品味从此去“品”何止千里!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曹问:“陈是哪一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

4、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先牛寥寥数百字有价值!”(事见黄延复著《陈寅恪事略》)由此可见,梁任公学问、胸襟跟曹云祥不同:前者知趣,后者乏味;明乎此,则会心微笑可也!⑤懂得看破功利社会怪现彖而发出会心微笑的人,才能洞识“现代品味”的真谛,才可以在交换价值市场上立足且自得其趣。在这样精致的按钮时代里,没有这一点品味的人注定寂寞。品无高下,要在一“巧”字耳!美国有个Dna・Hurley专写一分钟小说,他有一篇小说的故事说一位汉子半生潦倒,事业屡试屡败,终于决心放弃

5、追求成功,转而向世人袒露心中的失败意识,开设一家招牌叫“温啤酒坏食品”的馆子;岂料人人看了大为赞赏,都说他至情至世,天下一怪,馆子客似云来,汉子从此腾达了。说知趣,说品味,这个人算是正等正觉最上乘了;计穷虑迫、心机震撼之后灵机畅通,()不孤芳自赏,()不随波逐流,结果性情和生计都保住了。所谓“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Z,极佳”,他深谙此趣。⑥虽说"花不可以无蝶”、“石不可以无苔”,到底“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水,以盆最当花圃”;现代人身在城中,心在城中,殊难培养层次太高深的文化品味;但是,培养求知的兴趣,多少可以摆脱心中的围城。知识可旧可新,可

6、中可西,可真迹,可复制,不必僵持,也不•定都能化成力量,却人半可以增添生活情趣,减轻典章制度消磨出来的精神溃疡。张子高耽悦古墨,梁思成醉心山川,张石公酷爱繁华,说是求“知”求“趣”,实际上也流露出他们对人性的无限体贴。品味原是可以这样调节出来的。(选自《20世纪中国散文》,有删改)1、第④段画线词语“标签”的含义是—(2分)2、文章开头从化学家张子高先生的爱好和建筑学家梁思成的趣事说起,其作用是(2分)3、根据上下文,第⑤段括号内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2分)A、既……又B、不仅……还C、只有……才D、既然……就4、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

7、个有“品味”的人?(请分条列举)(3分)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苏珊•桑达所标举的俗中求雅的享乐主义也蕴涵着“趣”的神韵。氏看破功利社会中存在的怪现象,就有可能巧妙地寻找到品味。C、对于现代人来讲已经不能从单纯的知识中去培养情趣和品味了。D、追求艺术、留恋自然,多少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现实生活屮的精神困境。6、作者在文末写道:“知识可【口可新,可中可西,可真迹,可复制,不必僵持,也不一定都能化成力量,却大半可以增添牛活情趣”。请结合自己的牛活体验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1.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0分)被偷走的灵

8、魂过旭明①无锡,有一个可以称作传统的仪式:每晚广播的结束曲就是《二泉映月》,这曲子被形象地叫做“关门曲”。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