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打击新闻敲诈制度

公司打击新闻敲诈制度

ID:34333950

大小:53.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5

公司打击新闻敲诈制度_第1页
公司打击新闻敲诈制度_第2页
公司打击新闻敲诈制度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司打击新闻敲诈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泸州广播电视报社出版有限公司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关于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的有关精神,以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维护新闻工作的信誉和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树立敬业奉献、清正廉洁的行业作风,根据中宣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打击新闻敲诈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新广出明电(2014)2号)、省新闻出版局《关于迅即开展新闻敲诈问题

2、排查和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川新出函(2013)260号)、省新闻出版局《开展打击新闻敲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一、本单位员工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一旦违反,必须交还违规收入,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1000-10000元经济处罚,同时,给予警告、记过处分。情节特别严重者,作开除处理,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一)公司员工采集、编辑、发表新闻,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索要钱物,不得接受采访报道对象以任何名义提供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二)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

3、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借用、试用车辆、住房、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等物品。(三)新闻工作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和企业开业、产品上市以及其他庆典活动,不得索取和接受各种形式的礼金。(四)新闻单位在职记者、编辑不得在其他企事业单位兼职以获取报酬;未经本单位领导批准,不得受聘担任其他新闻单位的兼职记者、特约记者或特约撰稿人。(五)新闻工作者个人不得擅自组团进行采访报道活动。(六)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活动中不得提出工作以外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严禁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七)新闻工作者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要求他人为自己办私事,严禁采取“

4、公开曝光”、“编发内参”等方式要挟他人以达到个人目的。(八)新闻报道与广告必须严格区别,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企业或产品做广告。凡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页、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九)新闻报道与赞助必须严格区分,不得利用采访和发表新闻报道拉赞助。新闻单位必须把各种形式的赞助费,或因举办“征文”、“竞赛”、“专题节目”等得到的“协办经费”,纳入本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合理使用,定期审计。在得到赞助或协办的栏目、节目中,只可刊播赞助或协办单位的名称,不得

5、以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宣传赞助或协办单位的形象和产品。(十)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必须严格分开。新闻单位应由专职人员从事广告等经营业务,不得向编采部门下达经营创收任务。记者、编辑不得从事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二、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由公司总编室具体监督执行。监督举报电话0830-2593310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