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竹坡的小说批评范畴研究

张竹坡的小说批评范畴研究

ID:34335119

大小:5.18 MB

页数:131页

时间:2019-03-05

张竹坡的小说批评范畴研究_第1页
张竹坡的小说批评范畴研究_第2页
张竹坡的小说批评范畴研究_第3页
张竹坡的小说批评范畴研究_第4页
张竹坡的小说批评范畴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竹坡的小说批评范畴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号10524学号12009349分类号密级硕士学位论文张竹坡的小说批评范畴研究学位申请人姓名农美芬培养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导师姓名及职称方红梅副教授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5月21日学校代号:10524学号:12009349密级: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张竹坡的小说批评范畴研究学位申请人姓名:农美芬导师姓名及职称:方红梅副教授培养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5月21日论文答辩日期:2013年5月26日答辩委员会主席:何新文StudiesonZhangZhupo's

2、CriticalCatagoriesofFictionbyNONGMeiFenB.E.(HeChiUniversity)2009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satisfaction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LiteratureinChineseClassicalLiteratureintheGraduateSchoo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SupervisorAssociateprofessorFangHongMeiMay,2013中南民族

3、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4、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明清时期是小说批评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时期,明清小说评点家们从诗论、文章学、绘画与书法理论中汲取营养并借鉴其诸多范畴,结合章回小说通俗叙事文体的特点,揭示了小说的意蕴及技艺,建构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小说批评范畴体系。张竹坡《金瓶梅》评点对诸多范畴的运用,正是中国小说批评范畴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笔者从文本出发,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力图对张竹坡的小说批评范畴进行一定的梳理

5、,从世情小说的意蕴论、结构论以及艺术技巧论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挖掘出张竹坡对世情小说理论的重大贡献。张竹坡认为小说是艺术的反映真实生活的虚构性文体。围绕《金瓶梅》表现世情生活的特点,张竹坡提出了“冷热”、“真假”的理论范畴。因“炎凉”而有“冷热”,“冷热”又由“富贵贫贱”决定,富贵人人趋炎奉承,因而“热也”;贫贱人人冷淡,因而“冷也”;因“冷热”而生“真假”,“真假”是人情的“真假”,“热”则无不“真”,“冷”则无不“假”。由此引出了描摹世态人情的“情理”现实主义创作观,即小说要依据现实生活逻辑的“情理”来进行创作,以真实的反映客观现实的世界。张竹坡的这一观点在当时是非常进

6、步的,也是小说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针对于《金瓶梅》的“合传式”以及人物众多、叙事焦点频繁转换的特点,张竹坡在评点中运用“脱卸”、“夹叙”、“笋”、“插”等揭示了《金瓶梅》频繁穿插艺术手法,他还运用了一个新词“趁窝和泥”来表示多种穿插技巧的频繁使用。张竹坡还把做文章比作缝制衣服,而把串联各个叙事片段的叙事线索称为“针线”,他认为《金瓶梅》“细针密线”,叙事紧密,人物出场“提壶倾水”,由一人牵出数人,并“一线穿”到底。另外,作者善于下“伏线”,“千里伏线”,又怕被人察觉,所以下完“针线”又运用“遮笔”,使得叙事线索遮遮掩掩,若隐若现,“草蛇灰线”。张竹坡挖掘出小说以意象的

7、重复达到叙事线索的连接贯穿、加强叙事单元关联性的特点,引出了由“形象密度”组成程式化描写的“板定大章法”。“板定大章法”的特点是以“形象迭用”、迭用叙事模式和情境重现来加强前后情节的关联,因此构成了小说一系列互相遥对、映照或伏笔照应的“遥对章法”,形成了张竹坡I张竹坡小说批评范畴研究世情叙事的穿插密缝法范畴。张竹坡进一步探讨了《金瓶梅》“千百人合一传”的圆形结构特点和生活化、琐碎化、日常化的叙事特点,他提出了以园林架构为小说叙事结构的“间架”范畴,即房屋花园是故事情节发生的地点和环境,花园房屋结构组成小说叙事的空间,由居住在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