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主发展评述

中国近代民主发展评述

ID:34336666

大小:7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5

中国近代民主发展评述_第1页
中国近代民主发展评述_第2页
中国近代民主发展评述_第3页
中国近代民主发展评述_第4页
中国近代民主发展评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民主发展评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政治史与中国古代政治史有很大的不同,已经加入了新的元素,这就是民主,这是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上升的动力之一。所以,中国近代政治史就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史,中国近代政治史就是民主的发展史。v本课主要阐述中国近代民主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本课将中国近代民主的过程大致分为转型期与发展期。转型期阐述的是中国政治是怎样从封建专制政治逐步转型为近代民主政治,这里包含几个转变:1、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2、从专制向民主转变;3、从人治向法治转变;4、从政治野蛮向政治文明转变。发展期阐述的是近代民主政治实现转型以后是怎样不断发展的。v

2、本课选取了近代五个与民主发展有关的重大政治派别,这五个政治派别为:1、地主阶级改革派;2、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派;3、资产阶级改良派;4、资产阶级革命派;5、激进民主主义革命派。以他们的活动构成了中国近代民主发展的进程:v1、以1840-1870年为中国思想界对民主的接受、议论、宣传、比较阶段,在这个阶段,思想家对民主的认识还比较笼统、肤浅,并且还没有与实践联系起来思考在中国民主应该怎样进行。v2、以1870-1890年为中国思想界将民主发展与中国政治改革联系起来阶段,在这个阶段,思想家集中于议院论,开始结合实际来思考中国应该怎样实行

3、民主并首先在什么方面实行民主。v3、以1890-1900年为中国思想家将民主运用于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思想家集中于君主立宪论并发动了像戊戌变法这样的现实政治运动。v4、以1900-1910年为民主在中国得到初步实现阶段,在这个阶段,思想家集中于民主共和论并发动了辛亥革命,民主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实现。v5、以1910-1920年为民主广泛深入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思想家们意识到光有形式上的民主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体国民中进行民主的启蒙,以真正实现民主。学习本课应该有助于对民主的理解:v民主严格地说只指一种制度。当年西方资产阶级

4、发明了民主,原本就是一种制度设计,至于人权、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民主观念,它们与民主制度有联系,但不完全等同于民主制度,更不能与民主制度相混用。v但在现实生活中,民主被当作一个形容词、一个标签,随意附会,随意粘贴。1、比如“作风民主”。2、比如“民主集中制”。3、比如将民主理解为人权,以为给人民以某些人权就等于给人民以民主。4、比如把民主理解为为民之主、替民作主。以上这些都是对民主的误读。应该说,上述做法是很不严谨的,容易搞混人民的思想,影响人民对民主的准确理解,到最后,人民可能会将民主的制度本义忘得一干二净,将会以一种很不严肃、

5、玩弄的态度来对待民主,而这肯定是民主的悲剧,最终是玷污了民主的名声。第二讲、中国近代思想家所接受的民主来自何方?v...一、从明中叶开始,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内部,主要是在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专制政治从此逐步松动,与资本主义紧密相联的商品经济和民主思想逐步生长。到明清之际,在江南终于出现了第一位新阶级的代言人,这就是黄宗羲。黄宗羲是我国民主启蒙的第一人,他在著作中充分表达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民主思想,首开了我国民主思想的先河,显示着我国古代专制政治的一统江山开始被打破v

6、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黄宗羲的反封建、民主思想集中体现在《明夷待访录》。v黄宗羲指出君主只是天下的公仆而已,而后世的君主将自己变为统治者,这违背了人民立君的初衷。黄宗羲同时分析了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与民的严重对立,他得出的结论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v在以上的思想中,表达了两点:一是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之权”在民不在君,即“主权在民”的思想,这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高度一致,但在时间上早于西方一个世纪左右。二是黄宗羲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实际上就是对君主制实行革命的思想,这种强烈的反对专制统治的民

7、主思想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v黄宗羲对封建社会的君臣不平等也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设臣是为了与君共治天下,君与臣的权力有大小,职责有分工,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不应是附属关系。他认为君臣都应以天下为事,臣“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但后世之臣往往不以天下为事,而以君之仆妾自居,这是不正常的。黄宗羲反对臣绝对服从于君,更反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封建伦理纲常。这些论述表达了人权平等的思想,同时也是史无前例的。黄宗羲对封建帝王的“一家之法”也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三代之法,其根本特征就是“未为一己而立”,因而是“天下

8、之法”,而三代以下却不然,“後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於未然以为之法。”这样的法只为“一姓之私”服务,是为保持私家的政权而设立的,这就只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是私法而非公法v黄宗羲还讨论了对君权的监督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