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

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

ID:34346427

大小:58.8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5

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_第1页
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_第2页
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_第3页
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_第4页
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柘林镇黄岭村小学太阳山教学点 邹有云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来自太阳山,江西省永修县一个偏僻的教学点。多少年来,我们的山乡闭塞、落后、贫穷,山民们祖祖辈辈缺少文化,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要找个记工分的人都很难。1972年,我从江西共大云山分校毕业,回到家乡,深感要改变山区的面貌,需要靠知识把沉睡的山乡唤醒。1974年初,我成为一名山区小学的民办教师。本来,我可以一直在条件较好的村小工作,但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使我从村小走向大山深处的教学点。一天

2、,我看见一名正在河边洗衣的妇女,紧紧抱着自己的女儿吓唬说:“如果不去上学我就淹死你。”那女孩哭着说:“淹死我,我也不去上学。”原来那女孩刚读一年级,因为上学路途遥远,只去了一次就说什么也不肯去了。9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太阳山的孩子们到村小上学,每天要翻过三个山头,山路崎岖陡峭,一个来回就是30多里,别说是年幼的孩子,就是大人也吃不消。一到库区洪水季节,道路被淹没,孩子们就无法上学。有些孩子每天要先坐20分钟竹排,再走十几里的山路,安全更让人担忧。所以,许多适龄儿童上不了学。难道太阳山的孩子,只能像他们的祖辈

3、那样,永远被阻隔在大山深处吗?我也是大山的儿子,我应该为父老乡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让山里的孩子都知书达理,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1974年秋,大队同意了我的请求,我离开村小,走进太阳山,办起了教学点,开始了我平凡而又艰苦的大山深处的教学生涯。教学点开办之初,只有12名学生。也许是因为贫穷,也许是因为村民的观念问题,有些适龄儿童没有来上学。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一个女孩,睁着又大又圆的眼睛,偷偷趴在窗外听课。下课后,我找到那个女孩:“你这样喜欢读书,为什么不来学校上学?”我这样一问,她伤心地哭起来,说爸爸妈妈

4、不让她读书。当天夜里,我找到这个女孩子的家里,劝她的父母送孩子上学。可这位父亲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不读也罢。再说,家里也困难。”我连忙说:“话可不能这么说,男孩女孩都是宝,关键要把书读好。你就忍心让女儿跟你一样吃尽没有文化的苦头吗?以后就是当农民没有文化也不行。这样吧,如果是钱的问题,我给你垫上,你明天就送女儿来学校吧!”其实,我何尝不知道,这学费一垫出去,收回来有多难。我挨家串户做工作,学生猛增到40余人,做到了该上学的“一个都不能少”。9孩子们早上出门至傍晚放学回家,这一整天都交给了老师照管。学

5、生上学时衣服被雨水打湿,我就生火帮他们把衣服烤干再上课;遇到下雪,在接送学生的路上,我总是走在前头,当“开路先锋”;遇到库区涨水,我就翻山越岭把孩子接到学校,放了学再把他们安全地送回家里。面对一群质朴纯真的山里娃,我倾注了全部心血,帮他们剪指甲、梳头,教他们洗脸、洗手,还不断地告诉他们要讲卫生,爱整洁。就在这天长日久的唠叨中,孩子们的衣服干净了,手上的泥土不见了,回到家里,看到大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开始做工作了。山里民风强悍,常常是小孩打架大人助阵:“哪个打你,你就打他。”学生高山,是个非常顽皮的孩子,喜欢打

6、架,结果是“小孩争斗不记仇,大人反倒成对头”。我一次次调解,教育学生,也做家长的工作,讲为人处世之道。高山进步了,大人和解了。山民们都说,“还是读书人强,懂得就是多,办法就是灵。”虽然地处深山,但多年来,我始终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每年都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坚持召开中队主题队会,办好班级墙报,把一个山沟里的教学点办得生动活泼,深受山民的喜爱。太阳山教学点是那种典型的“一师一校”9模式,在山民们的眼里,我既是老师,又是校长;既是管理员,又是炊事员;既是保姆,还是维修工。在村小当老师,我只要教一个年级的课程

7、,而在太阳山却要教四个年级的全部课程,进行复式教学,工作量增加了许多。我的生活像一只座钟,每天的弦都绷得紧紧的。早晨不到6点起床,我和妻子一起挑水、喂猪、洗衣、做饭,料理好体弱多病的父母。7点钟带着本村的几个孩子出发,翻过3个山头,走八里山路赶到学校。上午四节课,中午先给几十名学生热饭,接着自己做饭,然后抓紧时间批改作业、备课,有时还要到山林中去打柴。下午三节课,到4点钟放学,再带着本村的学生往回赶。到家后,抓紧时间干农活,直到天黑才进屋。吃过晚饭,又得准备第二天的课。每逢农忙时节,我常常是和妻子一道,在月夜

8、里割稻子、耕田、耙田、拔秧、插秧,一天下来的确是很累。常年在山路上来回奔波,我不知道磨穿了多少双解放鞋。一个学年下来,大约要走1600多公里,30年,我算了算,足足走了4个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一年,母亲瘫痪在床几个月,而且病情不断加重,家里双目失明的父亲也需要照顾。我只得利用中午的时间赶回家中,侍候两位老人吃完中饭,再赶回学校上课。这样我每天需要来回走329里的山路,真是精疲力尽。一天晚上,我突然感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