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a研究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影响

rca研究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影响

ID:34351538

大小:53.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5

rca研究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影响_第1页
rca研究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影响_第2页
rca研究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rca研究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RCA研究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影响[摘要]目的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率。方法应用RCA分析法,从人、机、物、法、环等因素,回溯性分析引起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堵管的各种近端原因,通过分析归纳确定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在理清发生原因与结果关系的基础上,制定预防导管堵塞的整改措施和流程指引并落实。结果试验组通过RCA分析,并落实预防导管堵塞的整改措施和流程指引,PICC堵管发生率为7.14%,比较未行RCA分析前的对照组PICC44.44%堵管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两组患儿置管材料均采用美国

2、BD公司生产的1.9FPICC导管,均选择上肢肘部静脉为穿刺点,操作方法按PICC穿刺置管操作规程进行,准确测量新生儿双臂围,预测导管置入长度,无菌技术下置管,置入导管后经X线摄片证实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后才能输液,全部病例持续24h输液,每4小时用生理盐水封管1次。1.2.2采用根本原因(RCA)分析法[4]回顾分析对照组4例PICC导管堵管案例,找出发生堵管的根本原因。(1)成立RCA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其余参与PICC管道护理的护士成为组员;(2)回顾分析2010年6月〜12月4个PICC堵管案例的近端原因。第1例:护士在值班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注射泵电流中断,注射泵停止

3、输液20min,血液回流导致堵塞,经调查,当天患者较多,床位上固定的插座不够用,使用了临时的插座,而且插得不够稳当松脱了也没发现;第2例:连续使用2种药物之间没有用生理盐水冲管导致堵塞;第3例:注射泵位置持续低于患儿心脏位置而且输液速度少于5mL/h,患儿躁动时血液回流护士无发现导致堵塞;第4例:更换液体迟缓,听到输液完的报警才去准备药物,回来的时候导管已经堵塞了。(3)根据以下3个问题辨别是根本原因还是近端原因[5]:①当原因不存在时,此问题还会发生?②如果原因被纠正或排除,此问题会因相同因素而再次发生?③原因的纠正或排除仍会导致类似事件的发生?答案是“否”为根本原因,答案是"是

4、”为近端原因。依照以上方法,RCA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一步理清各种近端原因的发生根源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最后确定引起PICC导管堵管的根本原因是:“输液速度变慢或输液突然中断”。(4)针对根本原因,RCA小组成员从管理、技术、设备、制度等层面深入查找引起"输液速度变慢或输液突然中断”的各种可能因素,归纳总结了预防导管堵塞的9大点流程指引:①加强护士责任心、密切巡视,及时发现输液变慢或输液突然中断;②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根据临床需要增加插座配置,保持完好,落实每月由医院电工检查仪器设备电路的制度;③因极低出生体重儿输液速度很慢,常在3〜4mL/h或以下,连续使用2种药物,尽管药物

5、配伍禁忌表上没有配伍禁忌,也没有肉眼看到的沉淀物,或者是用量很小甚至不足lmL,为避免两种药物在滴管内混合时间较长,使用2种药物之间,一定要用生理盐水冲管;④输液有预见性、计划性,提早为下一组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完全滴空才开始准备药物;⑤注射泵放置要高于患者心脏水平;⑥避免长时间取PICC同侧肢体体位和在PICC同侧肢体测血压;⑦加新一组液体时,要按快注键片刻,确保液体方向正确、没有回血才能离开;⑧加强生活护理,减少患儿哭闹,保持安静,减少血管内压力增高导致导管回血;⑨合理安排人力,弹性排班,特别夜班遇病人多、工作量大时要及时增加人力,避免护士没有时间巡视或无法按照正规操作流程正确冲

6、管或无法按以上程序进行PICC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