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刑法学new

2009刑法学new

ID:34381152

大小:133.3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5

2009刑法学new_第1页
2009刑法学new_第2页
2009刑法学new_第3页
2009刑法学new_第4页
2009刑法学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刑法学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法律学习网www.1000fl.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刑法概述一、刑法的概念二、刑法的特征三、刑法的任务四、刑法的体系和解释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二、刑法适用平等原则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第三节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刑法的效力范围的概念二、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的概念;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采取的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管辖原则;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管辖权和普遍管辖权的基本内容。三、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时间效力的概念;刑法的时间效力包含的内容,即刑法的生效时间、刑法的失效时间和刑法的溯

2、及力;刑法的溯及力的概念、四种理论主张以及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的刑法溯及力内容。对上述第一节内容要求记忆和理解;对第二节、第三节内容要求记忆、理解并会运用。第二章犯罪概念第一节犯罪的定义一、犯罪的定义概述刑法中三种类型的犯罪定义,即犯罪的形式定义、犯罪的实质定义和犯罪的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定义。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定义。三、犯罪定义的意义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既含定性要求又含定量要求。第二节犯罪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三、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中华法

3、律学习网www.1000fl.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10xuexi.com中华法律学习网www.1000fl.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对上述两节内容要求理解并会运用。第三章犯罪构成第一节犯罪构成概述一、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的概念;明确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概念及内容;犯罪构成与犯罪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按照我国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都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这四个共同要件。三、犯罪构成的分类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标准的犯罪构成和派生的犯罪构成。第二节犯

4、罪客体一、犯罪客体的概念犯罪客体的概念及内容;犯罪客体在刑法条文中的体现。二、犯罪客体的种类根据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利益范围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明确每一类客体的含义、作用。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明确犯罪客体、犯罪对象两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之间互相联系和区别的两个方面。第三节犯罪客观方面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犯罪客观方面的主要内容;研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二、危害行为危害行为的概念;危害行为具有的两个特征,即:必须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危害性的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必须是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的行为;危害行为分为作为与

5、不作为两大类,明确作为与不作为各自的概念,尤其是成立不作为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在司法实践中注意区分不作为犯罪。纯正不作为犯与不纯正不作为犯。三、危害结果危害结果的概念;危害结果有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之分;危害结果在我国刑法中的五种规定及意义。四、刑法因果关系刑法因果关系的特点:客观性,相对性,必然性,复杂性。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特殊情形因果关系的认定。刑法因果关系的地位: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联系和区别。五、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中华法律学习网www.1000fl.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20xuexi.com中华法律学习网www.1000fl.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

6、ww100xuexi.com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都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第四节犯罪主体一、犯罪主体概述犯罪主体的概念和种类;犯罪主体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四分法规定,即:不满14周岁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为减轻刑事责任时期,已满16周岁为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三、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精神病人、间歇性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的确认;醉酒的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7、四、单位犯罪主体单位犯罪的概念、要件和处罚。第五节犯罪主观方面一、犯罪主观方面概述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基本罪过形式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两种心理要素;犯罪主观方面总是表现在客观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之中。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犯罪主观方面由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大部分内容构成;意识因素是指行为人对行为性质、行为对象和行为结果的认识和分辨情况;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根据意识因素,决定和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因素。在我国刑法中意志因素的决定和控制作用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