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揭示如何从模糊走向清晰

概念的揭示如何从模糊走向清晰

ID:34382747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概念的揭示如何从模糊走向清晰_第1页
概念的揭示如何从模糊走向清晰_第2页
概念的揭示如何从模糊走向清晰_第3页
概念的揭示如何从模糊走向清晰_第4页
概念的揭示如何从模糊走向清晰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念的揭示如何从模糊走向清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概念的揭示如何从模糊走向清晰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中,可以分为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应用教学。在概念教学中,概念本质的理解与揭示非常重要,这对学生概念的应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前有部分教师要么不重视概念的形成、要么把概念的形成弄得繁荣复杂、模糊不清,这些都给学生对于概念的本质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那么概念的揭示如何从模糊走向清晰?现结合沪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周长”课例,与同仁们共同探讨。第一次授课:繁冗而模糊【教学片段】师:前段时间我们研究了桑叶的面积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桑叶的周长。什么叫周长?生:周长就是一

2、周的长度。师:(师示范)这是桑叶的一周。找一些学具中你喜欢的图形绕一绕:这是XX图形的一周。(部分学生到前面来交流。)师:蚕宝宝也来凑热闹啦,看——(放动画),它绕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蚕宝宝这一周是怎么爬的?生:蚕宝宝从叶柄开始描,最后还回到叶柄处。师生共同小结:从起点出发,沿图形边线绕一圈,最后又回到起点,这就是图形的一周。师:蚕宝宝从叶柄开始描,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描吗?生:不可以。师:是吗?请一个同学上来试试。其余同学伸出右手一起描。师:我们从任一点出发,绕着它的边线走一周,又回到这一点,那么这一周的长度

3、就是它的周长。如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桑叶的周长。师:每人用水彩笔描一描你喜欢图形的周长。(部分学生交流:XX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XX的周长。)师:刚才我们描出了三角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正六边形的周长等,像这样从原点回到原点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教学效果】本次授课中,第一层次直接揭示课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周长,对于周长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为了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周长概念,让学生先说一说他们对周长的认识,以便为后续教学活动确立合适的起点。第二层次通过桑

4、叶爬一周的生动情景以及描一描的实际操作体验,初步认识并积累周长的经验:从起点出发,沿图形边线绕一圈,最后又回到起点,这就是图形的一周,绕一周的长度叫周长,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桑叶的周长。最后揭示概念:从原点回到原点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设计意图感觉很好,但是实践下来,从开始的引入到概念的揭示非常繁冗与拖沓,教学的重点没有突出,教学的难点没有突破,教师停留在对概念本质的字面分解解读上,忽略了概念的整体切入与把握,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是分段的。尤其在描一描的环节上,当老师问道“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描吗”,学

5、生“不可以”的回答老师非常意外,使得老师和一个学生又重新描了一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描图形学生会有困难吗?不会,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描,问题出在正好描“一周”了吗?所以,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对于引入的设计要来源于生活,对于概念本质的把握要从整体入手,对于概念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描上,要深入对“一周”的难点突破上。第二次授课:简约而清晰【教学片段】师:老师拍了几张漂亮的照片,还把它做成了不同的图形,谁知道这个图形需要多长的花边?生:这个图形需要19厘米的花边。师:这个图形花边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师生一起分辨

6、不到一周的情况和超过一周情况的图形花边情况。师:这是我们数学书的封面,请小朋友指一指从哪里到哪里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学生指一指,并请一个学生进行第一层次反馈:从这一点出发沿着数学书封面的边缘再回到这个点就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第二层次反馈:从任一点出发沿着数学书封面的边缘再回到这个点都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师:拿出学具,并说一说:从哪里到哪里是这个图形的一周。生1:从这点沿着三角形的边缘再回到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一周。生2:从这点沿着长方形的边缘再回到这个点就是长方形的一周。生3:从这点沿着六边形的边缘再回到这个点就

7、是六边形的一周。同桌互说。师:绕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绕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绕六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六边形的周长。所以绕__一周的长度就是__的周长。【教学效果】本节课中,第一层次老师从给照片围边框直接引出:“花边的长度就是照片一周的长度”,再通过给出的错误围法让学生辨一辨“一周”的本质,非常生活化、直观化。第二层次老师把学生从看一看、说一说拉回到自己身边实物的指一指、绕一绕,从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到各种形状学具的“一周”,明确一周的内涵;第三层次直接揭示概念内涵。实践下来,第二次授课没

8、有了第一次授课的繁冗、模糊,无论上课教师、听课教师,或是学生,都感觉简约清晰,效果很好。反思:概念的揭示如何从模糊走向清晰在学生概念获得的过程中,教师的设计与主导起着很大的作用,如何引入概念,如何形成概念,如何讲清概念的本质特征,这些都是学生清晰学习概念的前提与保证。1、引入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