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糊走向清晰

从模糊走向清晰

ID:37683223

大小:103.94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5-28

从模糊走向清晰_第1页
从模糊走向清晰_第2页
从模糊走向清晰_第3页
从模糊走向清晰_第4页
从模糊走向清晰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模糊走向清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模糊走向清晰窗体底端窗体顶端摘要新课程实施至今再次审视当下的阅读教学,效率低下依旧是个不争的事实。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以为老师们对整个小学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策略的模糊,尤其是中、高学段的阅读课堂明显存在目标不明、模式统一的问题,“学段味”的不足不实,是不可轻视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首先首先应明析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其次是凸显学段阅读教学策略。本文将从学段阅读教学的问题、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解析及学段阅读教学策略探讨几方面加以阐述。关键词 提高效率    目标解析   学段特点   教学策略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问题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和比重不

2、言而喻,老师们在阅读教学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绝对是最多的。但投入和产出之比却总是让我们纠结,令我们反思。原因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笔者以为老师们对整个小学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策略的模糊,尤其是中、高学段的阅读课堂明显存在目标不明、模式统一的问题,“学段味”的不足不实,造成了课堂上的盲目教学与重复教学,最终也影响了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综观当前小学中、高学段的阅读课堂,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低位高就笔者经常看到不少中年级的阅读课堂抛开了自己应尽的学段目标,却不遗余力地实施着并不属于自己学段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三上

3、年级的《花钟》一文时,花了近20分钟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却将本文“段落”学习和语言积累的首要学段目标置于一旁。(二)高位低就同样,也常常有高段的阅读教学随意地降低了自己的学段目标,重复着中段的阅读教学模式。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五下年级《与象共舞》一文时,让学生结合课题直奔课文的重点段落(第6自然段)进行品读感悟,孤立地体会“人与象的亲密无间”。可是这位教师始终都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课文只用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来写“与象共舞”,为什么又要以此作题目?前五个段落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这些段落能互换位置吗?(三)统一模式笔者发现当下

4、的中、高学段阅读教学几乎都采用了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步阅读全文,整体感知;第二步学习字词,检查朗读;第三步重点段落,品读感悟;第四步小结谈话,拓展延伸;第五步课堂练笔,巩固积累。显然,这种教学目标“越位”或“错位”了的阅读课堂,这种毫无学段特色的统一教学模式,如何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率?所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首先应明析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其次是凸显学段阅读教学策略。二、学段教学目标的解析(一)中、高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呈现《课程标准》对小学3-6年级两个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的界定 中段(3-4年级)高段(5-6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

5、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0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

7、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二)中、高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厘清递进朗读要求中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