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风险评估方案

隧道风险评估方案

ID:34385751

大小:222.5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05

隧道风险评估方案_第1页
隧道风险评估方案_第2页
隧道风险评估方案_第3页
隧道风险评估方案_第4页
隧道风险评估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风险评估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建铁路西成客运专线西安至江油段(陕西境内)XCZQ-8标段房家湾隧道风险评估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二十局西成客专项目部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一、编制依据……………………………………………………………1(一)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1(二)隧道设计基础资料………………………………………………1(三)主管单位批复文件………………………………………………1二、风险评估……………………………………………………………2(一)房家湾隧道概况……………………………………………………2(二)房家湾隧道风险分析………………………………………………8(三)房家湾隧道初始风险评价…

2、………………………………………9(四)风险控制措施……………………………………………………11(五)残留风险风险评估………………………………………………13三、评估结论……………………………………………………………15房家湾隧道风险评估方案一、编制依据(一)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1、《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铁建设〔2007〕152号)2、《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铁建设[2007]88号)3、《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4、《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

3、规范》(GB50108-2008)6、《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7、《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J10109-95)8、《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140号)11、《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12、《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13、《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二)隧道设计基础资料1、《西成铁路初步设计线路资料

4、》2、《西成隧道工程地质说明》3、《房家湾隧道设计图》设计说明图号西成客专施隧234、本标段设计文件(三)主管单位批复文件1、《西成客专可研评审意见(初稿)》2、《关于新建西成铁路客运专线西安至江油段(陕西境内)15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的专家组意见》二、风险评估本阶段风险评估以定性、半定量为主,结合现有统计数据及现行规范、规定,通过工程类比进行。评估方法以专家调查法为主,根据已掌握的勘测、设计资料分析确定各风险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的概率大小和后果严重程度。在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质条件、勘测、设计有关资料后,根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将各种风险因素导致相应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后果分别用

5、1~5五个数值来表示,其中,概率等级“1”~“5”分别代表“很不可能”、“不可能”、“偶然”、“可能”、“很可能”,后果等级“1”~“5”分别代表“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并定义概率及后果的估值的乘积为风险指数,风险分级标准将风险指数分为“极高(I级)高度(II级)中度(III级)低度(IV级)”四个等级。按照不同的等级确定风险接受准则,《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中推荐的风险接受准则如下表所示风险接受准则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此类风险较小,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接受此类风险次之,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

6、度不期望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不可接受此类风险最大,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一)房家湾隧道概况1、工程概况房家湾隧道位于大巴山低中山区,为双线隧道,总体地形北高南低,地形险峻,沟壑交织,沟谷多呈狭窄的V型。隧道起讫里程为:15DgK286+028.206-DgK289+708,全长8561m。隧道最大埋深约444m。隧道位于区域内无较大褶皱,断裂构造,平均海拔630-1300m。隧道穿越区域以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膨胀土、圆砾土、卵石土、奥陶系下统砂岩夹砾岩、砂岩与页岩

7、互层、灰岩夹砂岩夹页岩、寒武系下统页岩夹灰岩地层分布为主要特征,具有溶蚀槽谷地貌特点。地表分布有沟谷等地貌。隧道进口~DgK281+300段范围内发育有溶洞,溶洞内为角砾土和粘性土充填,呈半充填状,DgK281+115右30m段有一溶洞出口,洞内常年流水,洞身穿越超膨胀土、卵石土、细圆砾土、粗圆砾土、碎石土、漂石土、块石土、弱风化层、奥陶系下统砂岩夹砾岩、奥陶系下统砂岩白云岩、奥陶系下统砂岩与页岩互层、奥陶系下统灰岩夹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