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新体系探索与实践

构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新体系探索与实践

ID:34399781

大小:414.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构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新体系探索与实践_第1页
构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新体系探索与实践_第2页
构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新体系探索与实践_第3页
构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新体系探索与实践_第4页
构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新体系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新体系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8卷第l期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01.28No.120()8年3月JOURNAL0FNORTHWEs-rERNPOLY’rECHNICALUNIVERs.rrYfsocialSciences)M盯.20()8构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新体系探索与实践史仪凯,袁小庆。卢健康,向平,李锻炼(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72)摘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电工学课程新体系,对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讨论了优化电工学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在

2、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实践证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及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创新人才中图分类号:G642.O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l009—2447(2008)01一00舳一04电工学是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如何适应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需要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Ⅻ。近几年来,我们根据非电类各专业的特点,以新教育理念整合优化电工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教学方法和手

3、段改革,以科技创新教育贯穿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将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提升了电工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积极探索了电工学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的新途径。本教学改革项目2004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不仅要为学生搭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培养具有从事科技研究坚实基础理论和解决实践问题的科技工作者,而且为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

4、质人才【41。因此,我们在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遵循的原则是:加强课程基础理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根据各非电类专业特点和对电工学课程的不同要求,新建电工学课程体系由8大模块5门课程组成,如图l所示。为了加强课程的应用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保证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新技术内容的介绍,如非电量检测、EDA、可编程逻辑器件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内容,如电路系统、机电控制系统和电工电子系统等。新构建的电工学系列课程体系可以适合各类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求,如下表l所示。近年来的教电子技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5门课程8大模块)直交流电

5、路二二[电路与系统变压器与电机二二!二二测量与控制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二二]二数字电子技术二二二互=电子技术与系统信息与通信技术图l课程体系与内容结构组成收稿日期:2006-l㈣2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83012);西北工业大学教改项目(MOl5151)作者简介:史仪凯(1952一),男,陕西兴平人,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工电子技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万方数据第1期史仪凯。等:构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教学新体系探索与实践8l学实践表明,在理论教学学时不断减少的同时,拓宽了不少新的教学内容,而且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际学

6、时,有力地保证了系列课程实验单独设课的顺利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单独设课,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调动学生参加科技制作、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2、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培养是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表l电工学系列课程(理论课时)及适应专业序号系列课程名称适应对象(专业)电工学概论管理工程、艺术、工l(32h)业设计专业等模拟与数字机械电子工程、生物2电子技术医学工程、航天航空(52h)工程、机械等电工电子技术建筑工程、经贸、管3理、物理、数学、化(60h)学工程专业等电子技术航天航空工

7、程一机械4(38h)制造、流体传动及控电工技术制、飞行器设计、力5学、材料、民航工程(44h)专业等能动性的关键所在。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中采取“四精简与四加强”的措施。即精简分立元件电路内容,加强集成电路与应用内容;精简定量的分析计算,加强新技术新内容与系统概念的引入;精简课程课堂讲授内容,加强课堂教学学生创新意识的传授;精简课后作业中的繁琐习题,加强学生所学知识的实践和应用知识能力训练。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结合我们多年从事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打通系列课程问的有机联系,使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紧密结合。如将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

8、(PLC)和电力电子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