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谈书法艺术new

欧阳中石谈书法艺术new

ID:34407333

大小:150.9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欧阳中石谈书法艺术new_第1页
欧阳中石谈书法艺术new_第2页
欧阳中石谈书法艺术new_第3页
欧阳中石谈书法艺术new_第4页
欧阳中石谈书法艺术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欧阳中石谈书法艺术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欧阳中石谈书法艺术我们经常说“书法”,但对于“书法”的词义却未必清楚,欧阳先生认为:书法是关于中国汉字书写的一门学问。以这门书写汉字的学问为基础,在这门学问的指导下写出来的很规范的作品,就叫书法作品,而不能说,写出一张字来就叫做书法。因此,对于怎么样书,怎么样写,就必须去研究。因为中国的文化,就是凭靠着中国的汉字,凭靠着中国人去写、去书这些汉字来承传的,离开了汉字的书写,就没法谈到中国的文化。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从书法艺术里来吸取、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书法是关于中国汉字书写的一门学问,在这门学问的指导下写出的作品,当然就是一种文化的结晶,是艺术作品。汉字记录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成

2、果,更以其如图似画般的形象、各具意态的笔画、多种形式的交叉组合、各种方式的间架结构、变化多端的字形,自然地形成了翰光晶莹、典雅深邃的书法艺术。古代的先民为了把思想记录下来并传之久远而创造了汉字,在长时期汉字书写的实践中,逐渐地、自然地形成了全民共同的书写要求,这种要求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社会的约定,而这个约定可以说是一种法则或一种法度,因此,中国的书法艺术就是合乎汉字书写法度要求的一门艺术。我们还应该理解到,书法艺术不仅仅是只供人们欣赏的一种纯粹的艺术品,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还有一种极其重要的因素,推动着、促进着它的发展,这便是书写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关于“

3、书法艺术”的实用需求,欧阳先生曾有如下之说:书法艺术起源于实用需求。先民在文字未创之前,就有在陶雄等日常器物上刻画记符的喜好。最初只是为了铭器记事或纹饰器物。这些写实性的或抽象性的图形符号,与先民对点画的情有独钟和寓于其中的内涵分不开。本文来源书法轩www.shufaxuan.com衬器物的制作者和使用者而言,物什上的刻画描绘,除实用的目的外,希冀其美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任何点画的形态,点画与点画之间的交叉照应,都需要书刻者的用.‘琢磨,才能显得美观。久而久之,陶淬了中华民族时文字特有的美感意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书法逐渐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一种艺术样式。朝廷庙堂、山野茅舍,

4、或者是鼎弃尊爵、石鼓栏拙,都有文字作装点美饰。特别是依山随势,直接书丹而雕凿之字,或径大盈丈、擘窠逾尺,或如拳合寸,不一而足,这种摩崖艺术可仰瞻俯瞰,可对视针觑,尤其于日光掩映间观之,或于云霭慕雨中赏之,皆成天趣。凡此种种,无不折射出书法艺术的灵彩。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地名的标志,或者是斋馆的名号,或者是器物的款识,或者为了纪念盛典隆仪,或者为了记载善事义举,或者为了表彰英雄乡贤,或者为了奉祀祖宗先哲,再有志异寓言,以及遣情寄意,甚至是迷信的祈硕,向往的祝愿等等,也都需要借助文字得以传达、实现。可见,书法艺术假文字、民俗之舟样,已成为一种生活文化的艺术,它深入人心,无往而不

5、在,无处不受到社会的珍爱。在祖国广裘的疆土上,大至名山胜景的摩崖、刻石,丰碑巨揭,天朝郡国的钟鼎彝器,庙宇殿堂的抱柱楹联、门相匾额,小至居间垂挂的“中堂”、“时联”、“条幅”等等,书法艺术以不同的方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随时随地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毫不夸张地说,中华大地是荟革法书(可尊为楷模、供人攀习的书法作品)的天然博物馆。可以展现书法艺术的所在愈多,说明其适用领域愈广,发展的潜能也愈深厚。因此,一方面,书法艺术点缀了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正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艺术既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能赏心悦目,自然便有了兴运行时的契机。在封建社会,写得

6、一手好字,是入仕进阶的“敲门砖”。从汉全称《司隶校尉健为杨君颂》。汉建和二年(148)刻,在陕西省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22行,行30余字不等。拓片高207厘米,宽182厘米。1971年凿迁移至陕西汉中市博物馆.它和《西狭颂》、《阁颂》合称“三颂”。此颂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结体,行书的笔意,古人称之为“汉人极作”。杨守敬《平碑记》云:“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也有人认为它是汉隶中的草书.它的洒落自然,纵横劲拔,天真烂漫,飘逸新奇之凤姿,确有不同一般的特色.此颂是汉代大型摩崖之一,虽然笔画较细,但因削瘦而深沉有力,结体开阔悠肆,仍然显得气势饱满神韵硫荡。泰山中路右

7、侧有一斜面夭然巨石河床,面积约3000平方米,自东南到西北刻有《金刚经》经文,左边有“瀑经石”三个大字。远远望去,半山成屏,满布经文,洋洋洒洒,很是壮观。摩崖刻石,逾斗大字,此经当为第二.无作者姓名及刻石年月。据考应在隋前,或当在北齐。《纪泰山铭》,唐开元十四年(726)刻,是泰山上的一通摩崖,为唐玄宗封禅泰山后所制。铭文刻干泰山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通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共24行,行51字,现存1008字。李隆基撰文并书,相传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摩崖形制壮观,字大七八寸,虽然有些小变汉法,但其飞动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