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

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

ID:18414793

大小:86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7

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_第1页
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_第2页
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_第3页
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_第4页
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欧阳中石——《文化与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演讲人:欧阳中石  时间:2007年2月1日 地点:光明日报社  ■特约主持人开场语:  大家好!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了欧阳中石先生。众所周知,中石先生在学界、书界卓有成绩、深受敬仰。  自古学文一体、书文一体、书人一体。中石先生在学术、书法、教育等多个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中石先生将从文化的视角,来讲一讲中国书法的问题。时间宝贵,下面热烈欢迎中石先生给我们讲课。  欧阳中石1928年生。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欧阳中石先生在艺术领域博学多优:精于诗词曲联、擅长写意绘画、京剧为奚派嫡传。在书法上,他也是各体兼综,而汇通于行

2、草,以东晋书风为宗,博采周金汉石、碑刻法帖之长,形成飘逸沉稳、刚健温润、灵动厚重的独特艺术风格,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人像摄影:本报记者 刘新武  标题通栏照片为从商代至清代中国书法的部分代表作品,依次是:商代甲骨文刻辞、西汉马王堆帛书、东汉《礼器碑》、东晋陆机《平复帖》、北魏《张猛龙碑》、东晋王羲之《丧乱帖》、北魏《郑羲下碑》、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唐代欧阳询《卜商帖》、唐代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唐代孙过庭《书谱》、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唐代柳公权《神策军碑》、宋代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宋代米芾《蜀素帖》、元代赵孟頫《种松帖》、明代董其昌书唐人诗、明代八大山人行书、明代傅山行书、明代张

3、瑞图行书、清代刘庸七言诗、清代金农题画佛和清代赵之谦的书法作品。  今天是抱着向各位请教、学习的心情而来的,我希望大家肯于指出我的错误之处,一起来探讨一些问题。在讲“中国的书法”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谈一谈“文化”问题。  为什么谈书法要先谈文化呢?“文化”问题,是一个根源问题——一切问题都必须从这里谈起。这个问题如不明确,就没有了依据,其他问题就没法谈起。尤其,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  欧阳中石先生在题字。今天,各种书法展览和笔会成为书法艺术新的传播途径。怎样理解“文化”文化是人对“美好”的追求  人,从生存开始,总希望这一会儿比过去“好”一些,明天比今天更好一些,追求“美好”的愿望

4、是人们的一种天性。  这种向“美好”追求的愿望,岂止是“人”,即使是一般的动物,猴子、猫、兔子、狗,也无不如此。因此,我们说这是物种的一种“天性”,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活物”生存的必然要求。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有很多表达方式,“文”便是其中一种。在《礼记》里古人对“文”作过说明:“五色成文而不乱”,这是说多种颜色很有章法地聚合在一起便是一种美好的“文”。在《易经》里也说过:“物相杂,故曰文”。这是说多种东西聚集在一起,尽管物种很多,集聚一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姿态,多种多样的集聚。“杂”,《说文》说是“五采相会”,所以“纷杂”多采,也应该是一种“美好”的征象。这种征象用一个“文”字概括起

5、来,很妥贴,很全面,既很形象,又能表现出这种征象的内在涵义。  什么是“文化”呢?就是以“文”“化”之,也可以说就是:使之“美好”起来。  因此,作出“美好”的愿望,是“文化”;作出追求“美好的实际行动,也是“文化”;以“美好”的愿望出发,经过追求的实际行动,最后作出了“美好”的结果,也必然是“文化”的结晶。  如此看来,人们的生活,一天一天“美好”起来的一切愿望、行动、结果,都可以涵概在“文化”之中。所以,辞书中所说的: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文化”之中,或者说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觉得我这样理解,可能靠一点谱,最少摸到了一点“边儿”。  说到这里,我还

6、想作一点重要的说明:在“美好”的后面,还必须加上“和谐”一词。  既然“文化”是向“美好”的追求。你也追求,我也追求,他也追求,应该说这是“全人类”共同都有的一种追求。既然是全人类共同所有的追求,难免就有互相碰撞的可能;为了大家都能得到“美好”,就应当大家作出一个保证大家都能得到“美好”的行动规范。这个规范必须保证大家都“美好”,这就要求大家“和谐”相处,大家都要彼此谦和、容让、包涵、尊重。  譬如,这里有三个苹果,有两个人都想得到“美好”,都想吃苹果。——这里必须先有一个规范:人人平等,公平分吃。不然两个人抢起来,要以“抢”决定谁分几个,必然引起争斗,不管是谁胜谁负,总不能实现大家都“美好

7、”的结局。如果有一个“公平”的原则,就会省却许多矛盾。三个苹果两人分,一人一个而外还有一个。把剩下的一个分为两半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一个人多一些,一个人少一些,都无不可。大家“和谐”相处,皆大欢喜,该有多么“美好”!或者商量一下,这一次都给甲吃,下一次都给乙吃,只要大家都高兴就好。  所以,我认为“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核心要求。像这样公平、和谐的相处,达到全人类的“美好和谐”,没有一个共同的约定,订出一个共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