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九龙江口水域米氏凯伦藻的分布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九龙江口水域米氏凯伦藻的分布

ID:34416334

大小:678.2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5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九龙江口水域米氏凯伦藻的分布_第1页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九龙江口水域米氏凯伦藻的分布_第2页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九龙江口水域米氏凯伦藻的分布_第3页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九龙江口水域米氏凯伦藻的分布_第4页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九龙江口水域米氏凯伦藻的分布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九龙江口水域米氏凯伦藻的分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1期台湾海峡Vol.31,No.12012年2月JOURNALOFOCEANOGRAPHYINTAIWANSTRAITFeb.,2012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九龙江口水域米氏凯伦藻的分布1,212131111边梅,郑森林,刘文华,林康丽,邱晓燕,黄浩,余兴光,陈彬,刘正华(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2.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广东汕头515063;3.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要:为快速精确监测九龙江口小型有毒赤潮藻的分布,本工作应用实时

2、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2009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3个季节九龙江口18个站位水样中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的密度.这3个季节分别对应九龙江口水域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结果表明,在九龙43江口水中米氏凯伦藻的检出范围为未检出至2.3×10cells/dm;其空间分布差异比较大,主要分布在厦门西港海域,其次是在高潮时的海门岛附近海域;海门岛以西水域几乎未监测到该藻的存在,仅5号站位有1个航次检出.米氏凯伦藻密度的季节分布差异也很明显,春、夏季的密度(最高433

3、3检出值都达到了2.3×10cells/dm)明显高于秋季的密度(最高检出值仅为5.4×10cells/dm).本研究结果可为厦门西港以及九龙江口水域赤潮的研究与监测提供参考.同步进行的显微镜镜检33技术没有观测到米氏凯伦藻的存在,可见在藻密度较低(低于10cells/dm)的情况下,实时荧光定33量PCR技术较传统镜检技术(检出限一般在10cells/dm以上)可能更灵敏.该技术特异性好且操作简便,使对大样本的检测具有可行性,为实现沿岸海域赤潮的动态监测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关键词:海洋生物学;米氏

4、凯伦藻;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探针;九龙江口DOI:10.3969/J.ISSN.1000-8160.2012.01.010中图分类号:Q17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60(2012)01-0065-07近年来,随着污水的大量排放,水体的富营养化(2000)等根据其超微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数据,从裸程度日益严重,赤潮频繁发生,造成严重危害,已成甲藻属中将该种与其他两种(Gymnodiniumbreve、为河口与沿岸海域的重要环境问题.自上世纪70年Gymnodiniumbrevis

5、ulcatum)独立出来,建立Kare-代以来,中国海域赤潮的发生频率明显上升,其中,nia属,Gymnodiniummikimotoi改名为Kareniamiki-[1-2][6][7]有毒赤潮在我国的渤海、东海和南海时有发生.motoi,相应的中文译名也改为米氏凯伦藻.米200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指出,2001~2005氏凯伦藻为世界广布种,常见于温带和热带浅海水年,有毒藻类赤潮发生的次数和面积都呈显著上升域,且能分泌溶血性毒素,对鱼类和无脊椎动物造成的趋势,其中主要藻类包括米氏凯伦藻(Ka

6、renia危害,导致水产养殖生物死亡,带来严重的渔业经济[3]mikimotoi).损失.据统计,2001~2008年福建沿岸海域共发生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属于裸甲藻目17起米氏凯伦藻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3140[8-9](Gymnodiniales),凯伦藻属(Karenia),藻体为单细万元人民币.[4]胞,营游泳生活.最早由Oda在日本京都Gokasho九龙江河口区位于台湾海峡西部海域,属亚热[5]湾发现并定名为Gymnodiniummikimotoi,后来陆带气候

7、.自1986年厦门西港海域发生疑似米氏凯伦[8]续在其他海区发现,但是鉴定的名称不同,中文译名藻赤潮以来,该水域的赤潮现象一直为当地政府有米氏裸甲藻、米金裸甲藻和长崎裸甲藻.Daugbjerg和学界所关注.九龙江河口作为河流与海洋交汇的收稿日期:2011-06-13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805064,200905011-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J05077)作者简介:边梅(1985~),女,硕士研究生;E-mail:bianmei1210@163.c

8、om通讯作者:郑森林(1975~),男,副研究员;E-mail:zhengsenlin@yahoo.com.cn·66·台湾海峡31卷[16-19]区域,是一个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环境复杂,受人1800mm.本研究将九龙江口做如下界定:水类活动的影响较大.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九龙江域部分的西界至九龙江北溪的江东桥闸、西溪的西流域的环境质量下降,氮磷营养盐污染日趋严重,富溪桥闸和南溪的南溪桥闸,北界为海沧大桥,东界为营养化问题突出,极易引发赤潮.快速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