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总结new

工程力学总结new

ID:34421774

大小:248.7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6

工程力学总结new_第1页
工程力学总结new_第2页
工程力学总结new_第3页
工程力学总结new_第4页
工程力学总结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总结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工程力学总结1、工程力学所用的三种分析:1)力学分析:固体在外力作用下,无论是整体或是其中的任何一部分以至一个单元体,都必须满足动力学方程(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处于等速运动或静止时,就必须满足平衡方程。2)几何分析:固体受力时要发生位移和变形(应变)。位移与应变之间应存在一定的关系。固体与相邻物体(包括支座等)接触,则在边界上必受到一定的几何或运动学性质的约束。3)物性关系:物性关系:变形与外力的关系,通常表示成应力应变关系。这种与材料本身相关的关系有时叫做材料的本构关系。广义胡克定律就是一种线弹性的物性关系,考虑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构成三类方程,即力学方程、几何方

2、程、物性方程,以及必要的边界条件。→→'2、平面力系简化:主矢FR=∑F。主句:M0=∑M0(Fi)=∑Mj(代数和)i3、合力矩定理:MF0(R)=∑MF0()i合力对一点之矩等于各个分力对改点之矩的代数和。4、三力汇交: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力如果平衡,则三力(或其方向延长线)交与一点。物体受力分析:集中力、分布力(均匀和非均匀)线性分布q、面分布p,体分布5、二力构件:只有两个力(桁架都是二力构件),等大、反向、作用在两点连线上。力偶:Fd(力偶只能用力偶平衡)。6、平面力系平衡条件:���������'{FR=∑Fi=0且M0=∑MF0()i=0⎧∑Fx=0

3、⎧∑Fx=0⎪⎪⎪⎪一矩公式:⎨∑Fy=0;二矩式:X轴向和A、B力矩平衡⎨∑MA=0⎪⎪⎪⎩∑MA=0⎪⎩∑MB=0⎧∑MA=0⎪⎪三矩式:对A、B、C三点求矩:⎨∑MB=0(三矩式中A、B、C三点不能共线)⎪⎪⎩∑MC=0dQ(x)dM(x)六:1弯曲内力与分布载荷q之间的微分关系=q(x);=Q(x);dxdx2()()dMxdQx==q(x)2dxdx2剪力Q、弯矩M图与外力间的关系:a)梁在某一段内无载荷作用,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弯矩图为一斜直线。b)梁在某一段内作用均匀载荷,剪力图为一斜直线,弯矩图为一抛物线。dM(x)c)在梁的某一截面。=Q(x)=0

4、,剪力等于零,弯矩有一最大值或最小值。dxd)由集中力作用截面的左侧和右侧,剪力Q有一突然变化,弯矩图的斜率也发生突然变化形成一个转折点3组合变形:扭转与弯曲的组合(1)外力向杆件截面形心简化(2)画内力图确定危险截面(3)确定危险点并建立强度条件224按第三强度理论,强度条件为:σ1−σ3≤[σ]或σ+4τ≤[σ],对于圆轴,22M+TWt=2W,其强度条件为:≤[σ]。W七拉伸与压缩N1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σ=APαP2斜截面上的应力:pα==cosα=σcosαAαA2σα=pαcosα=σcosαστα=pαsinα=σsinαco

5、sα=sin2α2⎧2σα=σcosα⎪⎨σ⎪τα=sin2α⎩2N3、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计算:最大正应力σ=max≤[σ]maxA4、三类计算:1)校核杆的强度已知Nmax、A、[σ],验算构件是否满足强度条件2)设计截面:已知Nmax、[σ],根据强度条件,求A3)确定许可载荷:已知A、[σ],根据强度条件,求Nmax∆l∆bε=ε′=5、轴向拉伸时的变形以及胡克定律:纵向应变l横向应变bPlε′纵向∆l=横向µ=ε′=−µε,μ称为横向变形系数或泊松(Poisson)比EAε6、(实验)低碳钢拉伸试验:比例极限σp屈服极限σs强度极限σb其中σs和σb是衡

6、量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八扭转1M1、中性层的曲率公式=ρEIzMy2、正应力计算公式:σ=Iz211PlPl3、拉压变形能:U=P⋅∆l=P=22EA2EA⎧N─kWN⎪T4、求扭矩m=9550⎨n─rpm薄壁圆筒τ=2n⎪2πrt⎩m─N⋅mE5、剪切胡克定律τ=GγG=2(1+µ)剪切弹性模量G材料常数:拉压弹性模量E泊松比μ6、扭转剪切力:dϕTTρTτ=Gρ=Gρ==ρdxGIIWpppIpWp=抗扭截面模量ρmax4πd7、实心圆:极惯性矩:I=p32442πD(1−α)空心圆极惯性矩:I=ρdA=p∫32A3πdW=t16实心圆抗扭截面模量3IpπD4空

7、心圆抗扭矩模量:W==(1−α)tρ16maxTl8、圆轴扭转角:ϕ=GIpdϕTT1809、刚度条件:θ==≤[θ]θ=×≤[θ]dxGIGIπppT(强度条件:τ=≤[]τ)maxWt斜截面的应力:σ=−τsin2α;τ=τcos2α;σ=−π/2,σ=σ=−τ;σ=π/2,σ=σ=+τ;αααminαmax2210、等直圆杆扭转应变能:Vε=Ml/2GIp=GIPφ/2l;九、弯曲1、剪力Q的符号规定:左上右下为正弯矩M的符号规定:上压下拉(上凹下凸)为正2、(1)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2dQ(x)dM(x)dM(x)dQ(x)=q(x)=Q(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