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集权和诸侯分封制

中央集权和诸侯分封制

ID:34429405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6

中央集权和诸侯分封制_第1页
中央集权和诸侯分封制_第2页
中央集权和诸侯分封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央集权和诸侯分封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央集权和诸侯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政治体制的演变过程,简单地说就是诸侯衰落,中央集权加强、巩固的过程。    远古时期,夏商周可以说是诸侯分封制的部落联盟的松散国家,夏商周的统治者实际上是因为武力和实力的相对强大而被众多部落推举为天下的盟主。作为盟主,往往其直接的统治区域只是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包括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和南部,而其他地区一般是当地部落直接统治的,盟主负责维持天下部落间的秩序、解决争端等,当然由于盟主本身的实力和道义都在变化,天下部落也联合起来共伐盟主,这就是夏商周朝代更替的原

2、因。那时,中央集权其实还没有诞生。    春秋时期,天下诸侯争的仍然是盟主的地位,典型的是齐、晋、楚等的称霸。所谓称霸,实际上是威逼小的诸侯国称臣,但附属诸侯对其国内的国事并没有丧失主导权,只是在外交领域被迫结盟,有点类似二战后的日本、韩国一样,依附于美国。但是春秋时,小的诸侯国已经开始被直接兼并,兼并的结果是诸侯国的直接统治范围和行政区域在扩大,为以后的更大的中央集权做了铺垫。    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兼并战争日益激烈。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包括铁器的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人类社会管理的认知日益深入广泛,关于社会治理的

3、理论逐步成熟,这些都为进一步扩大统治范围创造了条件。在利益的刺激下,原始的公有道德逐渐崩溃,你死我活的诸侯兼并战争最终以秦朝的一统天下为结果。    秦朝的短命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试验代价。秦的“法治天下”的遗憾命运,令今后的统治者深刻地认识到苛政的局限性,法家之术可以在战争时期激发人民的最大潜力,而严刑峻法在和平治国时却只能激起新征服地区的抗争意识,激发其潜在的战斗力。    秦的灭亡还由于缺乏强大的软实力,无法在思想上形成天下一国的共同意识。因此,当陈胜吴广的义军像星星之火开始燃烧起来的时候,在各诸侯国复国意识的

4、旗帜下,各种武装力量风起云涌,加速了天下分裂的战争进程,甚至秦派往各地的军政长官也纷纷反叛,给秦的中央政府以致命的打击。因为这些被派到各地的地方军政长官,没有根深蒂固的共同效忠秦中央政府的意识,相反,他们畏惧秦二世和赵高的严刑峻法,与其被中央政府处死,不如投降或者反叛,或可可保全自我。章邯率领20万秦的精锐投降项羽,并不完全是连续被打败的原因,还由于被派往咸阳报告的司马欣完全对赵高失去信心,甚至不敢报告前线的战况,以致使章邯的秦大军陷入走投无路的局面。    秦的灭亡预示着以郡县为基础的中央集权统治体制的形成遇到了很大

5、的挑战,也可以说秦的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太超前了,在缺乏统一的思想体系作为基础的情况下,中央集权不可能长命,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的草原强国无不快速覆灭的原因。    有趣的是,项羽的失败却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妄图回到诸侯分封制的远古模式也是不可能成功的。项羽的失败是政治的失败,在以武力威震天下成为天下盟主的时候,彻底地搞分封制,从项羽个人的道德来说,此举令我们敬佩,楚霸王并不自私甚至光明磊落。但是,当时是私利膨胀的年代,诸侯的野心到处泛滥,所以不管项羽如何分封,总有不满意的诸侯,结果是,诸侯重新陷入春

6、秋时的混战,而“仗义”的项羽还像世界警察,到处救火,结果,富有政治智慧的刘邦,审时识度,从容地合纵连横,团结诸侯。尽管自己对项羽屡败,但最终还是借助天下诸侯的力量灭了项羽。考察刘邦的手段,实际上是刘邦深刻洞察了人的自私自利、虚荣的本性并灵活地运用在政治操作中,从而掌握天下豪杰,实现了“御人”。而项羽却仍旧钟情传统的道义,相信诸侯分封制的有效性,以至于分封完毕,即回彭城享受“太平”去了,呜呼!    刘邦统一天下后,第一件事是夺取韩信的军权,并开始消灭各异姓王,再次说明刘邦深刻地意识到异姓王----异姓诸侯对中央集权统治

7、的危害,也可以说是吸取了项羽的教训。刘邦作为具有杰出政治才能的一代帝王,开创了分封同姓诸侯的先例。这一做法在我国的历史中以后就作为一种政治常例流传下来,几乎每个朝代都大举分封同姓王,唯一的曹魏政权未大举分封的结果是快速地被司马氏篡权。    但是刘邦的分封同姓王的做法实际上和后来的分封同姓王很不一样,在于刘邦的分封制还是带有远古的诸侯特征,诸侯国有很大的权力,中央政府甚至很难插手地方事务,所不同的是诸侯不再是异姓,而是同姓,结果是无论天下如何混战,刘汉政权的性质难以改变。    这一局面直到汉武帝才有了根本的改变。雄才

8、大略的汉武帝是巩固中央集权统治,使中国作为一个长期统一的国家存在于世界东方的最关键人物。    汉武帝首先在巩固集权统治的意识形态上做了长期的奠基性工作,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统一的意识形态,确立了以掌握儒家经典的士为国家官僚队伍的基础和核心的国策,官员的效忠中央政权的意识大大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大大提高。    汉武帝在削弱同姓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