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教学

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教学

ID:34450508

大小:200.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6

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教学_第1页
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教学_第2页
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改新视界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江苏扬州市东关小学韦波富【摘要】“建模”思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建模”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构建模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关键词】数学模型建模途径策略应用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和数学理论、方法的不断扩式,并已经在教材中体现出按这一模式编写内容。这是数充,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学新课程体系直接体现“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反映。就库。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已经成为数学教学建模而言,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建立1.目

2、标定位缺失。现在有不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技术。因此,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目光仅仅落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维度上,只是为教数数学教学显得愈发重要。学知识而设计教学,从铺垫到新课再到练习,亦步亦趋,所谓数学模型,是指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学生缺少生活的原型作为支撑和背景,缺少探究发现数学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规律、寻求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等体验。尽管也有一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凡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些“过程”的设计,但这一过程更多的是学科内部纯粹知识系、各种数学公式、各种方程以及由公式系列构成的算法之间的演绎过程,缺少对学生数学应

3、用意识的培养。系统等等都可以称之为数学模型。如自然数“1”是“1个2.实践避重就轻。在与生活的联系方面,更多的是为人”“一件玩具”等抽象的结果,“1”就是反映这些事联系而联系,是浅表性的,淡化了将“生活问题”进行物共性的一个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化”的处理过程,价值取向有偏差、不清晰、热衷数学模型,正、反比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变化规律的数于算法多样化等的具体操作,认为多样化的程度越高越学模型等。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好,缺少对多样化算法的共性分析、提炼及优化的过程,一、小学数学建模的现状分析不能形成具有稳定性的一般算法模型。探究、合作拘泥于《数学课程标准

4、》倡导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形式,缺少必要的引领和指导,很少将这些学习方式与建释、应用与拓展”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一种基本叙述模模联系起来。练习是单纯的技能训练,机械重复,没有且是十分必要的。可惜的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却抓住了早读的要害:效率。通过加强检测和监控来提高这一点,所有的监控就是看学生读书,叫学生不睡觉;唯早读的有效性,让早读不再是粗放经营,让早读的学生不一的检测就是听学生背书。甚至连听背书都由课代表代劳再是无缰的马!了。笔者手头有一份溧阳市汤桥中学的

5、“早读管理”,摘早读课应该是语文教改的一块试验地,是语文教育的录如下:①任课教师在前一天放学前将早读内容以书面形花园,而不应该是被忘记的角落。如果等到那一天,学生式告知课代表,课代表将早读内容抄写在黑板上告知全体都盼望着上早读课,那一定是语文教学的春天到来了!如学生。(每天行政值日人员早晨检查黑板内容并记载情况愿所有的语文教师行动起来,让早读课有序、有趣、有指反馈校长室)②每天早读课结束前5分钟,任课老师就早导、有效果。读内容进行检测(如当天早读课来不及检测,则利用上课新课开始前5分钟进行),并将检测结果告知班主任(争参考文献:取班主任的配合和支持)。对当天检测未能过关的同学,[1]刘儒德

6、.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任课老师必须利用中午或自习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补测。2006.当天内容补测合格后学生方可离校回家,否则必须通知家[2]孔庆东.审视中学语文教育[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3]GaryD.Borich.有效教学法[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长,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③早读内容必须具体可操公司,2007.作。检测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即让学生读什么就测什么。[4]朱自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④早读课老师必须自始至终地在教室维持秩序或帮助辅导2007.学有困难的学生。这份“早读管理”文字朴实,简明扼要9

7、2009年6月(上旬)总第152期“用模”和“建模”的痕迹。法使两条铁轨始终保持平行的吗?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3.评价习惯于走“老路”。在小学数学的评价试卷上,学生对平行的理解必定走向半具体半抽象的模型,从而构很难看到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检测学生建模能力为目的建起真正的数学认识。在这一过程的组织中,教师要引导的问题。除了基本题的考查外,则是以知识深度为考量的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操作等思维活动,将“难题”。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