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函定义探微_贾玉平

信函定义探微_贾玉平

ID:34450783

大小:136.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6

信函定义探微_贾玉平_第1页
信函定义探微_贾玉平_第2页
信函定义探微_贾玉平_第3页
资源描述:

《信函定义探微_贾玉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2期邮政研究Vol.29No.22013年3月StudiesonPostsMar.2013文章编号:1007-5399(2013)02-0038-03信函定义探微贾玉平1,张毅2(1.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2.石家庄市邮政局,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文章介绍了国外邮政立法对信函的定义,从实物信息性、特定目的性和内容私密性三个方面解读了中国《邮政法》关于信函的定义,并对信函与印刷品的关系进行了探析。关键词:邮政法;信函;载体;地址;印刷品;关系中图分类号:F61文献标识码:A信函作为实物通信的主要载体,是各国邮政法调整的

2、重出,信函递送过程不是电子传输,这就与电信通信有所区要内容,无论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界定,抑或邮政市场别。意大利邮政法明确规定,信函所递送的信息还包括电子秩序的规制,还是邮政服务、快递服务产品类型的划分,无信息。第二,信函应有明确的收件人名称和地址。德国邮政不与信函定义密切相关。法强调,没有收件人名称,仅表明收件地址或单位名称的则不视为信函。第三,信函不包括书籍、报纸、期刊等出版1国外邮政立法对信函的定义物。大多数国家的邮政法都对信函定义作出了规定,其中欧亚洲国家的邮政法基本都强调信函为书面通信的信息载盟国家和美国对信函的定义比较具体。欧洲议会及理

3、事会体,但在具体定义上略有差异。越南邮政法(2010年)第31997年12月通过的《关于发展欧共体邮政服务内部市场及条规定:“信件是指用于信息交流的手写或打印文档,不一改进服务质量共同规则的指令》(第97/67/EC号指令)对定写有接收地址,但不包括期刊、报纸和杂志。”韩国邮政信函的定义为:“信函,是指以在任何物质媒介上的,其本法(2008年)第1条第2款规定:“信件,是用文字、记身或包装上标有名址的,以书面形式传递的信息。书籍、目号、符号或者图案等表示的用于通讯的文字或宣传单。”印录、报刊不能被视为信函。”英国、意大利、德国邮政法关度尼西亚邮政法(

4、2009年)规定:“信件是书面通信的一部于信函的定义也与之类似。英国邮政法(2000年)第125分,寄给具有特定地址的个人或者实体,其寄递过程全部是条规定:“信件是指任何以书写为形式的通信,按照人力而物理的。”日本邮政法(2005年修订)第4条规定:“信件不是电子的方法运送并按照寄件人标在物品上面或包装上面指的是有特定收件人和特定发件人,能够传达一定含义、通(不包括任何书籍、目录、报纸或期刊)的地址投递到人或知一定信息的文书。”马来西亚邮政法(1991年)第2条规住址。”意大利邮政法(1999年)第1条规定:“信函,是定:“信函,是指直接寄给特定个人

5、或特定地址的、由非电指在任何实物媒质上,以书面甚至是电子方式进行的一种通子类手段传递的任何书面通信或其他文件;包括任何包含这信,这一实物媒质本身,应经过包装投递到寄件人给出的地类通信的小包、包裹、包装或物品。”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址。书本、目录、报纸和期刊不属于信函的范畴。”德国邮越南邮政法将无址邮件(如广告宣传单)纳入了信函,韩国政法(1997年)第4条规定:“信函指有址书面通信。此处邮政法也没有特别强调信函必须具备收件人的特定名址。印所指的书面通信不包括产品目录和类似报纸、杂志等周期性度尼西亚以及日本邮政法则强调了信函应寄给具有特定地址出版物。如

6、果通信地址中没有写明个人的名字,而只是注明的个人或者实体。马来西亚邮政法中信函的范围还包括任何了某个住址或单位的一个集体称呼,这种通信不应视为有址包含具有通信性质的小包、包裹、包装或物品。通信。”美国邮政业务规则(1998年7月修订)规定,信函此外,俄罗斯、乌克兰对信函定义采取列举方法。例是指记录在标有特定名址的有形物品上的信息。同时,该规如,俄罗斯邮政法(1999年)第2条规定:“信函———普通定还对信函的特征以及不属于信函的情形进行了详细描述。信件和挂号信件、邮政明信片、盲人读物、印刷品和小包。”上述邮政法中信函定义的共同特点为:第一,信函是书面

7、通巴西邮政法修正草案(1999年)也采取了列举方式。澳大信的媒介,但这种媒介并不限于纸质。英国邮政法进一步指利亚对信函定义界定的同时,还进行了外延列举。澳大利亚—38—第2期贾玉平等:信函定义探微第29卷邮政法(1992年)第3条规定:“信函指任何寄送给特定个2.2特定目的性人或地址的书面通信,包括:标准邮件;装有通信的信封、信函信息的制作与传递对象是特定的个人或者单位,而小包、包裹、容器或包装;没有封装的寄送给特定个人或地非全部社会公众。换言之,信函是以信息传达和寄递为特定址的书面通信。”目的,也就应该标有特定个人或者单位的名址,具有特定的收件人和

8、送达地址。因此,以不特定多数人为信息传播对象2中国邮政立法对信函的定义的书籍、报纸、期刊等出版物被排除在信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