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和几种免疫指标的影响

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和几种免疫指标的影响

ID:34455167

大小:248.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6

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和几种免疫指标的影响_第1页
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和几种免疫指标的影响_第2页
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和几种免疫指标的影响_第3页
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和几种免疫指标的影响_第4页
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和几种免疫指标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和几种免疫指标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卷第6期中国水产科学Vol.13No.62006年11月JournalofFisherySciencesofChinaNovember2006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和几种免疫指标的影响1111222王文辉,王吉桥,程鑫,柳圭泽,李文宽,骆小年,李敬伟(11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21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院,辽宁辽阳111000)摘要: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是新兴淡水养殖对象,其养殖技术和适宜饲料蛋白及维生素C磷酸酯的需要量等已有报

2、道,但对包膜维生素C的生长和免疫反应目前尚未见报道,而维生素C是鱼正常生长和抗病的重要微量营养素。为此,在水温(2210?310)e下,将平均体质量1010g的黄颡鱼幼鱼放养在30个60cm@60cm@120cm的微流水网箱中,-1-1-1投喂以鱼粉为蛋白源,粗蛋白含量4010%和粗脂肪810%的半精制饲料,按300mg#kg、600mg#kg、900mg#kg、-1-11200mg#kg和1500mg#kg的剂量分别添加维生素C磷酸酯和包膜维生素C。经90d的饲养表明,饲料中维生素C-1-1磷酸酯和

3、包膜维生素C的添加量分别为1110~1200mg#kg和659~900mg#kg时,黄颡鱼生长最快,饲料系数最-1-1-1-1低;添加量为1200mg1kg和600mg1kg时,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961mg#kg和981mg#kg时,溶菌酶活性最高;-1-1-1-1747mg#kg和507mg#kg时,淀粉酶活性最高;1014mg#kg和919mg#kg时,蛋白酶活性最高。包膜维生素C的效果优于磷酸酯维生素C,这与其具稳定性且进入机体后缓释及蛋白酶活性和免疫力高有关。[中国水产科学,2006,13(

4、6):951-958]关键词:黄颡鱼;蛋白质;维生素C;生长;免疫力中图分类号:S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737-(2006)06-0951-08-1维生素C是维持鱼类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800mg#kg维生素C磷酸酯,能促进黄颡鱼种[1]1)[2-3][7]的微量营养素。除鲟形目鱼类和七鳃鳗能的生长,增强免疫力,提高成活率。但有关黄颡合成少量维生素C外,大多数鱼类缺乏古洛内酯氧鱼对不同剂型维生素C的利用,目前尚未见报道。化酶(L-gulonolactoneoxidase,GLO)

5、而不具备这种因此,本研究室于2004年5~10月研究了维生素C能力,必须由外源补充。但是,维生素C不稳定,极磷酸酯和包膜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及免疫力的易被氧化而失去生物活性,在生产中很少直接添加影响,旨为合理选用维生素C剂型,提高养殖效益晶体维生素C,而是添加侧链基团稳定的维生素C,提供理论依据。且不同剂型的维生素C在鱼体内的生理功能也1材料与方法不同。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是新兴淡水养111实验鱼殖对象,养殖规模日益扩大。目前有关其生物学和实验鱼购自辽宁省辽阳市忠信养

6、殖公司,平均[4]养殖技术的研究很多,但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并体长917cm,体质量1010g,暂养饥饿后,从1200不多。多数池塘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黄颡鱼饲料的尾中随机挑选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鱼750尾,经高[5][6]适宜蛋白含量变化在34%~44%;夏维福等研锰酸钾溶液消毒后,随机分成30组,每组25尾,放究认为,在粗蛋白含量为4215%的饲料中,鱼粉等入30个60cm@60cm@120cm的网箱中,投喂10动物蛋白占67%时,黄颡鱼生长快,成活率高。至种饲料,每个饲料组设3个重复。网箱放在4个微

7、于其对各种添加剂的需要量,迄今报道尚少。笔者流水的610m@210m@112m的水泥池中。以前的研究表明,在人工养殖时,在饲料中添加600收稿日期:2005-08-24;修订日期:2006-04-10.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215).作者简介:王文辉(1979-),硕士,男,从事水产养殖研究,现在大连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工作.通讯作者:王吉桥.Tel:0411-84763528;E-mail:jqwang1950@163.com1)Dabrowski,K.Ascorbicacidi

8、naquaticorganism)presentandfuture.Aquaculture98BookofAbstracts,1998,p.133.952中国水产科学第13卷112实验饲料-1(P-2组或C-2组)、900mg#kg(P-3组或C-3以鱼粉为蛋白源,豆油和鱼油(质量比1B1)为-1组)、1200mg#kg(P-4组或C-4组)、1500mg#脂肪源,配制成含粗蛋白4010%、粗脂肪810%的半-1kg(P-5组或C-5组),见表1。饲料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