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 教育学笔记

教师招聘 教育学笔记

ID:34456621

大小:3.25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6

教师招聘 教育学笔记_第1页
教师招聘 教育学笔记_第2页
教师招聘 教育学笔记_第3页
教师招聘 教育学笔记_第4页
教师招聘 教育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 教育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笔记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措施之间的中介,教育措施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措施的依据。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三、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的方针政策。(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

2、响作用: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四、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教育事业是传统性很强的事业,而科学则是活活跃的、革命性的,科学的发展挑战着教育,冲击着教育的传统习惯,导致教育中新与旧、先进与落后的矛盾斗争,促进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五、教育与文化(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具有筛

3、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六、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理论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洛克、华生(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4、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4、(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2,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教育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

5、作的教师。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2,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现实;3,从个体发展的各种要求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七、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功能、价值取向广义的教育目的: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既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的作用:具有控制作用;2,具有指导和支配作用;3,具

6、有设计和计划作用;4,具有选择价值作用;5,具有检验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体本位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代表人物:卢梭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个

7、体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喝实践能力。(三)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根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2、教育内容的基本性;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5、教育机制的主体内化性与发展性;6、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归纳以下八个要点:①公民意识;②价值观念;③社会责任

8、感;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⑤科学人文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