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 总复习new

通信原理 总复习new

ID:34458845

大小:253.7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3-06

通信原理      总复习new_第1页
通信原理      总复习new_第2页
通信原理      总复习new_第3页
通信原理      总复习new_第4页
通信原理      总复习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 总复习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总复习课程邮箱:cp_cauc@126.com,密码:123abc王晓亮wxl_ee@126.com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3-6-24考试说明∑考试带计算器∑考试题型°填空题(20%)°选择题(20%)°简答题(10%)°画图题(10%)°综合计算题(40%)∑务必做熟各章作业题,以及“1-8章练习”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第1章绪论∑1.1载体载体°信息消息信号∑1.2°通信系统模型图•一般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信号参量是否连续°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缺点通信原理

2、电子信息工程学院3第1章绪论∑1.3°通信系统分类•按什么分?分为什么?°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串行、并行∑1.4°信息量和信源熵的概念与计算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4第1章绪论∑1.5°通信系统性能指标•有效性:(相关计算、单位)–模拟:有效传输频带–数字:码元传输速率R,信息传输速率R,频带利用率Bb•可靠性:(相关计算、单位)–模拟:输出信噪比–数字:误码率、误信率•其他:适应性、经济性、标准性、可维护性等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5第4章信道∑4.1°电磁波三种传播方式及实例°视线距离的计算°通信卫星的作用、轨道

3、类型、轨道高度∑4.2°常见有线信道类型∑4.3°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的概念°调制信道模型分类°随参信道与恒参信道的概念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6第4章信道∑4.4°衰落、快衰落、慢衰落的概念∑4.6°连线信道容量•香农定理及物理意义•相关计算(例题、作业题)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7第5章模拟调制系统∑调制的概念∑基本概念:调制信号、载波、已调信号∑调制的作用∑模拟调制的常见方式∑解调方法分类°相干解调与非相干解调∑FM相关概念°调制指数、最大频偏、最大角频偏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8第5章模拟调制系统∑各种模拟调制方式的数学表

4、达式、频谱表达式、带宽、时域频域波形图、调制解调原理框图时域表达式频域表达式带宽时域波形图频域波形图调制原理框图解调原理框图AM(相干)DSB(相干)SSB××(相干)VSB×××××PM××××××FM××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9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6.1°基带信号的频谱图及带宽∑6.2°常见传输码型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0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6.4°无码间串扰的时域和频域条件(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系统传输特性的优选(习题6-13)•码间干扰•频带利用率•冲激响应“尾部”的收敛程度(定时偏差影响)°眼图的作用°眼

5、图与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关系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1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各种数字调制方式°数学表达式°时域波形图°星座图°带宽∑不同调制系统性能比较°误码率、频带宽度、对信道变化的敏感性°表7-1°带宽受限和功率受限信道,分别宜采用何调制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2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绝对码和相对码的概念与应用∑似然比准则∑门限效应的概念和出现条件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3第8章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8.1正交振幅调制(QAM)°波形表达式°波形示意图°星座图°带宽∑8.2最小移频键控°MSK的概念

6、°GMSK的概念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4第9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9.1°数字化过程的3个步骤,是否引入误差∑9.2°低通抽样定理°带通抽样定理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5第9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9.4°均匀量化与非均匀量化的概念°非均匀量化的目的°A律、μ律、13折线法、15折线法的概念°A律、μ律的应用范围°A律量化的相关计算(习题9-9)∑9.5°自然二进制码与折叠二进制码的概念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6第10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最佳接收的两种形式°相关接收与匹配滤波∑什么是匹配滤波∑匹配滤波的时域和频域表达式∑

7、匹配滤波获得的最大信噪比是多少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7第11章差错控制编码∑纠错编码分类°线性分组码(重点,会相应编解码)•奇偶监督码•汉明码•循环码–BCH码–RS码•LDPC码°卷积码°Turbo码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8第11章差错控制编码∑11.1°常见的四种差错控制的方式∑11.2°信息位、监督位、码长的概念°码重、码距、最小码距的概念°最小码距与纠检错能力关系,最小码距如何求∑11.4°常见检错码类型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19第11章差错控制编码∑11.5°线性分组码的编码译码(重点)•生成矩阵G与校验矩阵

8、H维数与(n,k)的关系•生成矩阵G与校验矩阵H的关系•利用G构造码字•利用H检错纠错•典型生成矩阵和典型校验矩阵的概念∑11.6°循环码的编码方法(BCH码编码例题)(重点)通信原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第12章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12.1°正交编码的概念∑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