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

ID:34461505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_第1页
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_第2页
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_第3页
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摘要】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数学教学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关键词】尊重激发兴趣主动学习我校自去年以来,开展了“1:1”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整个教学流程:一展示学习目标二自学检测三合作探究四巩固提升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学生的学习、探究时间与老师引导、教学时间相当。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能按“1:1”教学模式走,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此教学方法。究其原因,这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并且依赖性强,

2、跟随老师惯性运转的被动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1 尊重学生,架起师生之间的亲密桥梁实践证明:学生对学科的感情很多来自于他们对教师的感情,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亲其师,信其道”。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对学生要多鼓励,少埋怨;多指导,少责备;不要因为学生的问题简单幼稚而嘲笑;不要因为学生的突发奇想而嗤之以鼻。因此尊重与信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3、2 激发学生兴趣。鼓励探究与思考学生的自主性在于对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里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人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征服问题的欲望.教师只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旧知引新知,由浅入深,层层铺垫,为学生创设迁移情境,并引导学生对照比较;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的去探究。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学生就会自主的进行探

4、究与思考,作为这一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能过多的干涉学生的活动。例如讲一次函数的图像的性质时,教师设计情景问题:“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任意写出一道一次函数解析式,让老师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哪几个象限。”学生因此会感到惊讶,就想弄清楚老师的秘密在哪里,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兴趣。3 拓宽思维,活跃思维使自主学习不断升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就是要追求数学的抽象性、完美性和唯一正确性,但是现代信息社会更需要的有探索能力的,有创新精神的人,因而数学课要有探索活动,教师要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搭起讨论的舞台。活化课堂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达到课堂上“思维活跃流畅,创造性精神涌动”的最佳意

5、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应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问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参与意识。如:在一次数学习题课上,有一例题: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a=108°,bc=a,ab=bbd平分∠b交ac于d。则ad=(这道题没有给出图形)。课堂上,学生1、2分别给出了解法一:在bc上截取be=ba,连结de运用三角形的全等可得;解法二:延长ba到f,使bf=be,连结df。则△bdf≌△bdc。可得答案。两种证法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由于本人常想:“课堂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还有别的解法吗?”学生3

6、:过点a作ae∥bc,交bd的延长线于e点。然后利用比例式可求出。学生4举起了手:在bc上截取be=ba,连结ae。然后运用△abc∽△eac,即得答案。学生5:我还有另一种证法,是延长ca,截取cf=bc。连结bf,可证∠f=∠fbc72°,从而得△fab∽△fbc。解一下即得。虽然学生获得上述结果要花许多时间,但做这样的一题的价值要比做五题强,同时学生活动自由了,参与意识增强了,思维更活跃了。因此花点时间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在课堂上应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呼起学生对数学的酷爱,让他们在迫切的需求下学习,使他们把数学学习成为自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

7、学的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