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pls发展简史new

2.mpls发展简史new

ID:34472630

大小:184.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2.mpls发展简史new_第1页
2.mpls发展简史new_第2页
2.mpls发展简史new_第3页
2.mpls发展简史new_第4页
资源描述:

《2.mpls发展简史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MPLS发展简史作者:

2、上传时间:2012-12-28

3、关键字:MPLS发展简史文邹旭东1Internet的发展提出的挑战90年代初,随着Internet的快速普及,由于当时硬件技术的限制,采用最长匹配算法、逐跳转发方式的路由器日益成为限制网络转发性能的一大瓶颈,快速路由器技术成为当时研究的一个热点。而与此同时,ATM技术因为采用定长标签,并且只需维护比路由表小得多的标签表,可以提供比IP路由方式高得多的转发性能。这在当时也导致了广泛的争论,到底ATM和IP,谁将成为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基础:IP技术简单,但性能受到限制;ATM技术性能高,但其复杂的控制信令和高昂的部署成本

4、让人望而却步。很自然的,开始有人尝试把ATM和IP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在保持IP技术简洁性的前提下,提供类似于ATM技术的高性能。很多厂商都进行了类似研究,其结果是各个厂商提出了各自的标签交换解决方案。2IPSwitching1996年春,美国加州一个名为IPSilon的小公司推出了一项具有震撼意义的技术,称为IPSwitching。IPSwiching技术通过在ATM交换机上提供一个额外的IP路由引擎,较好地把ATM的高速转发能力和IP的简洁易部署特点结合起来。IPSwitching的IP路由引擎运行标准的IP路由协议,可以执行普通的逐跳IP转发,它利用了ATM高效的转

5、发平面,放弃了ATM复杂的控制平面协议,使用自己开发的较为简单的协议,包括标签绑定协议(称为IpsilonFlowManagementProtocol,IFMP,RFC1953)和交换机管理协议(称为GeneralSwitchManagementProtocol,GSMP,RFC1987),来完成设备间的ATM通道的建立。IPSwitching技术中转发通道的建立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当检测到一个业务流时,IP路由引擎会通过GSMP/IFMP协议和上游的邻接节点协商,为该业务分配一个VPI/VCI,并更新对应的ATM交换表;该业务流的路由通道上每个IPSwitching设备

6、均重复这个操作,就为这个业务流建立了一个端到端的ATM通道。这样,该业务流就由逐跳的IP转发方式,转变成为ATM转发方式了,可以获得更高的转发性能。IPSwitching技术的推出使得Ipsilon公司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一举成为IP通信界的明星,并刺激业界巨头,如CISCO、IBM纷纷推出更易于扩展和升级的三层交换解决方案,由此引发了路由交换技术的一次革命,并导致了MPLS技术的诞生。3TagSwitching就在Ipsilon宣布他们的IPSwitching技术不久,1996年秋天,Cisco公司宣布了自己的标签交换解决方案,称为TagSwitching(标记交换

7、)技术。TagSwitching技术为路由表中每个目的地址分配一个短而定长的标签,并在网络中为这个目的地址建立一条标签转发通道,IP数据流被封装在标签中,转发时根据标签进行转发,因为CISCO认为,短而定长的标签的转发过程,比采用最长匹配方式的IP路由转发更高效,能提供更高的转发速率。TagSwitching和IPSwitching相比,在技术上有较大差别,TagSwitching为出现在标记交换路由器路由表中的每个目的地址建立一条转发通道;而IPSwitching则由数据流来驱动建立转发通道,转发通道只为该数据流使用。可以这样认为,TagSwitching是拓扑驱动的,

8、而IPSwitching是数据驱动的。4IBM的ARIS几乎在Cisco公司宣布他们的TagSwitching技术的同时,IBM公司提出了一个称为ARIS(AggregateRoute-BasedIPSwitching)的标签交换解决方案。ARIS与Cisco公司的TagSwitching技术比较接近,都是把标签和路由关联,是拓扑驱动型标签技术。ARIS也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比如它一开始是考虑了把ATM作为链路层的,并提出了VC合并技术,这一思想最终也融入了MPLS中。5MPLS工作组在上面提到的三种标签交换技术之外,还有其他各种类似技术,如3COMFASTIP、Casca

9、deNavigator等,均能提供支持IP的二层交换功能。当时的情形是,各厂商纷纷提出自己的标签交换技术,如果没有一个标准化工作组,将会出现更多的互不兼容的标签交换技术,从而使市场变得更为混乱。为了协调各方利益,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1996年底,IETF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对集成路由和交换技术的标签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到1997年初,这个工作组形成了IETF认可的章程,工作组的第一次会议在1997年4月召开。经过多次商讨,最终MPLS(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这个术语被确定下来,作为独立于各个厂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