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的土壤滋养孩子的心灵

用生活的土壤滋养孩子的心灵

ID:34483169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用生活的土壤滋养孩子的心灵_第1页
用生活的土壤滋养孩子的心灵_第2页
用生活的土壤滋养孩子的心灵_第3页
用生活的土壤滋养孩子的心灵_第4页
用生活的土壤滋养孩子的心灵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生活的土壤滋养孩子的心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引领生活滋养心灵------《学会友好相处》案例评析有幸参加一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活动,目睹一教师执教的《学会友好相处》,课堂上并没有那表演式的花里胡哨,却是那么的回味无穷,不仅羡慕教师那抑扬顿挫的言语,耐人寻味的肢语,更敬佩她那独具匠心的设计。这不是我们所寻的课堂,所觅的生活吗?细细体味其教学过程,你会不禁陷入沉思……[课堂教学过程观察与分析]片断一、平等对话,感受“友谊之花”(事先让学生自愿分组和自己要好的同学坐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友情的美好。)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今天大家都是和你的好朋友坐在一起的,对吗?和好朋友在一起学习,你有什么

2、感觉呢?生1:我觉得很新鲜,心里还有点兴奋。生2:我感到很快乐。生3:我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师:你从大家的脸上,老师看到了快乐、激动。是啊,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友谊,健康的友谊就一朵美丽的花儿,给了我们清香,给了我们芬芳。老师将一朵美丽月季贴在黑板的正中央,并写上“友谊之花”几个字。(学生很好奇,几个好朋友之间边说边笑,情绪很放松。)师:花瓣就是我们同学之间的友情,谁愿意来说说你和好朋友、同学之间曾经发生过的美好的事情?生1:上次写字课我没有带钢笔,我同桌借给我了。生2:我和杨刚是邻居,他每天放学到我家,辅导我做家庭作业。……(学生各抒己见,脸上

3、不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评析:本节课上课堂上没有按部就班地就坐,学生随意地与好朋友坐在一起,整个座位安排为马蹄形,便于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同时使师与生,生与生有互动的空间。新课程是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在新课程的引领下,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由问答式向对话式转变。空间的开放,自然带来学生思维的开放,更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对话的进行。本堂课中,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是知心姐姐,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育者。同时,在老师亲切真诚的开场白中,从学生的感受谈起,谈到友谊,谈到友谊之花,感受同学间相处的幸福与美好,话题的切入有一种水到渠成的顺畅

4、。5片断二:真实体验,拯救“友谊之树”镜头一:实话实说,直面矛盾师: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光是充满快乐的,但是有时侯也会闹别扭,谁来说说你和同学闹过的矛盾。生1:上次我和同学不知为了什么事情,就吵起来了,后来还动手了。生2:我的橡皮掉到地上,同桌不小心踩了一脚,我们就吵起来了。生3、上次我和同学踢球,踢坏了人家的玻璃,我就没让他说出来,他后来就不理我了。……师:大家讨论讨论,他们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和周围的好朋友讨论)生汇报:不诚实,不够宽容,计仇,缺少沟通、交流……师让学生将自己的发言要点写在有蛀虫的花瓣形状的纸上,再让学生把他们贴到友

5、谊之花上。(学生的表情有点沮丧了。)师:你们瞧,伙伴间的友谊因为这些原因变得不再美好牢固了,如果再不赶快补救,它就会像这朵花儿枯萎死去了。师:快让我们一起来动脑筋想办法,帮他们化解矛盾,救救我们的友谊之花吧!评析:《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上述片段注意通过形象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把同学之间健康的友谊比喻成一朵月季,把不遵守秩序、不诚实、记仇等等比喻成有蛀虫的花瓣。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自私、不诚实等都会破坏友谊,使友谊之花枯萎。形象的活动,丰富的想象,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调动起学生内心积极的情感,

6、使他们的认知达到最佳化。镜头二:真情对对碰,化解矛盾师:快让我们一起来动脑筋想办法救救我们的友谊之花吧!请同学们自选一个案例,先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将解决办法写在“月季花瓣”上。生:(在小组里讨论,有人写(比如:沟通、谅解、宽容、承认错误、不记仇、诚实、谦让等),再按照小组讨论的方法模拟演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演示时由组内一名同学在旁边进行点评,说出本组主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师:刚刚同学们讨论的很好,老师发现大家都能用聪明的思维和冷静的头脑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师:那么与你闹过矛盾的同学此时你们想说什么呢?与闹过矛盾的同学真情交流。(让学生自

7、由活动,离开座位,自己去解决与伙伴相处时的问题)(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同学之间,适时给予帮助)5评析: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教师忽视学生自己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生活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和展示孩子生活中的情感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和个体发展,从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情感内需,让学生走入生活,让生活走入课堂,直面生活,学会解决方法,在互动参与的活动中体验友谊的快乐。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能成为他们高尚的情感体验,同时使学生在情感

8、体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指导其以后的行为与生活。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