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与养生之道

老子《道德经》与养生之道

ID:34493004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老子《道德经》与养生之道_第1页
老子《道德经》与养生之道_第2页
老子《道德经》与养生之道_第3页
老子《道德经》与养生之道_第4页
老子《道德经》与养生之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子《道德经》与养生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福州养生家张祖仁论老子《道德经》与养生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张祖仁说道是可以修炼的,但并非一般通常所用的修炼方法;道是必须修炼的,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理念的传承与说教上。(“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老子)各种修炼方法、身上的穴位、世间的万物都是可以命名的,但不要被这些名称的字面意思所制约。所谓“无”,乃是“道”的存在形式,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无”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意

2、思,“无”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同时,“无”又是到处都存在的——“什么都不是,到处又都有”。“无”很重要,修道便要从“无”中修,若从有中炼,是误入歧途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要从有中去寻无,不要掉在有的陷阱里出不来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无是根源与本质,有是结果与表象。无中可生有,有中可归无。养生修炼,就是从有回归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老子张祖仁说什么叫修道?——修道就是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终实现“与道和真”。什么是“养生”?——养生其实只是修道的前提,是“筑基培元”、“修墙补屋”。“致虚极,守静笃”——老子一静之后,“万物将自宾”。“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个人,如果不能让自己静下来,休言养生与修行。如何入静?首先要调心。“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净,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无狎其所居,无厌其

4、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注意:这个静,是柔静,不是死板。是积极的变通与适应,不是被动的接受与忍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抱一调身:“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老子张祖仁说所谓“一”,就是“道生一”的“一”,是“一”生“二”的“一”,是根本,是从“有”回归到“无”的交点,是通向“道”的入口。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

5、—老子要内敛,不要发散。内敛是养神,发散是耗神。“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素问》合道忘我(无为):在为人处事方面,无为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治国安邦上,无为是最高的管理境界;在所有的修行方法中,无为所产生的力量是最大的。无为,是道之所为的方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 修行养生中的“无为”,就

6、是放下自我,尽最大的可能去接近道,让道去为,以道的方式去为。 杂谈却病之道: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正确的生活方式很重要。“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老子所谓“金刚不坏之身”。 关于养生与修行需要注意的方面:首先要坚定对“道”的信念。其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恪守奉行。张祖仁说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体现;知引导行,行验证知;知与行的共同目的都指向——闻道、知道、学道、悟道、证道、得道,最终

7、“与道和真”、合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作者:福州二中转省保健休闲协会张静邮编:350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