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美: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

陈香美: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

ID:34502972

大小:327.9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7

陈香美: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_第1页
陈香美: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_第2页
陈香美: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_第3页
陈香美: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陈香美: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香美: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2014-07-17 发表评论 分享解放军总医院肾病科 陈香美引言CKD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和机制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血压加肾脏病是走向尿毒症(终末期肾病)的催化剂。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以理想血压为参照,正常高值血压发生终末期肾病(ESRD)的风险增加1.9倍;随着血压分级增加,发生ESRD的风险明显增加。高血压和CKD互为因果,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HEMO研究(n=1453)显示,53%的透析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而

2、高血压是一个可治疗的危险因素,积极降压药物治疗可以控制肾脏病患者的血压。美国AASK研究表明,积极降压治疗可以明显减少GFR下降和ESRD发生风险。中国CKD患者高血压患病和控制现状MDRD研究是1996年美国对1795例慢性肾疾病高血压发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CFR50-80ml/min/1.73m2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为65%;10-20ml/min/1.73m2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为90%。我国调查显示,随着CKD分期的增加,高血压患者百分比增加:1-5期分别为25.2%、38.0%、64.

3、4%、80.7%和90.5%。高血压相关肾脏疾病是ESRD的主要病因。中国人民解放军肾脏病专业协作组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44家军队医院的2001例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患病与治疗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81.51%,治疗率为77.1%,控制率为58.98%。2009年启动的全国CKD患者流行病学调查(PATRIOTIC研究)显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我国CKD患者最常见的病因,占53.6%;高血压肾病占4.4%;高血压是CKD患者(包括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为71.

4、4%,男性CKD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和肾功能减退,CKD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增加(p<0.05);而我国CKD住院患者血压控制率并不理想:33.1%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14.1的患者<130/80mmHg,随着CKD分期增加,高血压控制率下降。此外,我国约40%的IgA肾病患者伴发高血压,男性高于女性。在老年CKD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80岁的老年人高血压控制率好于60-90岁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未能控制是

5、CKD患者高血压控制不佳的重要特征。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血压未能得到控制的老年CKD患者中,有95.5%为收缩压(SBP)未得到控制,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中国CKD患者高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1.医源性因素:利尿剂使用不足、联合降压药物治疗比例低、降压药物治疗方案不合理多数指南建议CKD患者首选ACEI或ARB治疗高血压。其中K/DOQI指南指出,大多数CKD患者存在容量负荷过重,需要利尿剂降压治疗。但我国CKD患者利尿剂使用不足,使用率仅为16.6%(PATRIOTIC研究)。20

6、05年,左力教授在《中华肾脏病杂志》发表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肾脏科医生对利尿剂作用认识不足;当Scr1.76.8-344.8μmon/L时,常用降压药物依次为:ACEI、CCB、ARB和利尿剂;当Scr>530.4μmon/L时,常用降压药物依次为:CCB、β受体阻滞剂、α阻滞剂和利尿剂。CKD患者常需要联合降压药物治疗才能控制血压,K/DOQI指南建议CKD患者首选ACEI或ARB降压治疗,如果不能控制血压,联合方案首选加用利尿剂。而我国CKD患者联合降压药物使用比例低,降压方案不合理。2.患者原因:

7、服药依从性差3.肾性高血压的难治性原因q 容量负荷过重q 血管收缩物质增加:RAS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活化、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q 血管舒张物质减少:一氧化氮和激肽等q 合并用药影响降压药物效果:促红细胞生成素、环孢素A、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q 透析对降压药物的清除q 合并其他影响血压控制的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我国CKD住院患者难治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5.3%。4.缺少公共卫生政策支持缺少肾性高血压早期预警机制;未形成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国家基本

8、降压药物不足。改善我国CKD患者高血压控制的措施q 规范化和个体化降压药物治疗相结合q 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q 督促患者改变生活方式q 公共卫生政策支持,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管理体系q 完善医保政策(本文根据第四届中国高血压大会上陈香美教授的讲座内容整理)相关阅读:·严晓伟: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血压控制策略·陈鲁原:不同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差异性分析·郭艺芳:利尿剂之于降压——称职的主角,出色的配角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