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体色研究进展

鱼类体色研究进展

ID:34517777

大小:336.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7

鱼类体色研究进展_第1页
鱼类体色研究进展_第2页
鱼类体色研究进展_第3页
鱼类体色研究进展_第4页
鱼类体色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鱼类体色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卷第1期水产学杂志V01.21.No.12008年5月CHINESEJOURNALOFFISHERIESMay.2008文章编号:1005—3832(2008)01—0089—06鱼类体色研究进展黄永政(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6)关键词:鱼类;色素;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Q954文献标识码:A鱼类的体色丰富多彩,这是由于鱼类体内具有色素细胞所致,鱼类的基本色素细胞有四种:即黑色素细胞(Melanophore)、虹彩细胞(Iridocyte,又称鸟粪素细胞,guanophore)、红色素细胞(Erythropho

2、re)和黄色素细胞(Xanthophore)。色素细胞都具有薄而极富弹性的细胞膜,膜上有细微的肌纤维和神经末梢。由于纤维的收缩,细胞可变成一个微小的球或扩大成较大的盘状体⋯。在这些肌纤维中,存在呈中空圆筒状的微管,色素颗粒在驱动蛋白(Kinesin)或者细胞质动力蛋白(Cytoplasmicdynein)的作用下在微管中运动,使色素颗粒分散和集结旧1。鱼类的体色和斑纹是由鱼体色素细胞的多或少,分布的区域,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状态及虹彩细胞中反光体的反光能力强弱等决定的。鲭背部的特殊绿色并不是由绿色素细胞形成的,而是黑、黄两种色素

3、细胞在适当比例下形成的"J。1鱼类体色色素组成鱼类呈现的体色是由于鱼类体内含有的色素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反射其他波长的光,因而产生颜色。显色是因为色素分子结构中有不饱和键,如C=C、C=0、C=N、N=NHl。鱼类的色素总类主要有以下几类。黑色素是酪氨酸在黑色素细胞中经酪氨酸酶作用,通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它能使鱼类呈现黑色和褐色,有时也出现黄色”J。黑色素通常以极细小的颗粒形式存在,多附于蛋白质上。鱼类的黑色素颗粒存在于具有树枝状突起的黑色素细胞里,颗粒能在细胞内移动,当黑色素颗粒扩散开到各分枝时,体色加深;颗粒集中到细胞

4、中间时,体色变淡H]。鱼类除了皮肤黑色素细胞之外,还有内部器官的黑色素细胞,它分布在脑膜、心包膜、腹膜及胸膜的浆膜中怕J。不同种鱼类其黑色素细胞在内脏器官组织上的分布密度不同,如红尾附鳅(Paracobitisvariegatus)、胭脂鱼(Myrocyprinusasaiaticus)、赤眼鳟(Squaliobar-buscurr/cu/us)的腹腔膜黑色素密度不同,表现出的颜色也不同,分别为银白色、黑灰色和黑色Ⅲ;同一种鱼类不同体色也有不同,水晶彩鲫的腹膜脏层黑色素密度:肉白色、红白、红色、杂色密度表现出依次递增的趋势;红鲫

5、腹膜脏层黑色素密度:白色、红白、红色、杂色、青灰色密度依次也表现出递增的趋势;体表没有黑色斑纹的锦鲤的腹膜脏层无黑色素分布,体表有黑色斑纹的个体多数有黑色素出现博1。在鱼类色素中常见的类胡萝卜素分为两类:一类是碳氢型;一类是氧化型。类胡萝卜素类色素多带有黄至红的颜色,它们与黄、橙、红色有关。有时可能因类胡萝卜素辅基与蛋白质相连,形成胡萝卜素一收稿日期:2008一02—20作者简介:黄永政(1983一),男,在读研究生,方向:水产增养殖原理与技术。E—mail:huangyongzhengll@163.corn·90·水产学杂志第

6、2l卷蛋白质而呈现蓝色。类胡萝卜素色素存在于鱼类的红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中HJ。目前。鱼类已经发现的类胡萝卜素有B一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金枪鱼黄质、虾青素等。鱼虾类体色中红色系色素主要是虾青素归’。刘金海等对草鱼、锦鲤、金鱼色素组成的研究表明,这三种鱼的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瞪’m一21,红色金鱼所含的色素组分以虾青素为主"J。不同的种类的鱼类,其体内起主要呈色作用的类胡萝卜素种类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鱼类对胡萝卜素的代谢能力不同引起的。根据鱼类对虾青素的代谢转变途径,可以分为3大类:第1类是红鲤型,包括大部分淡水鱼类

7、,如金鱼、红鲤、和锦鲤等,可以将黄体素、玉米黄质转变形成虾青素,也可将食物中的虾青素直接贮存于体内;第2类是鲷鱼型,包括大部分海水鱼类,如鲷、大麻哈鱼和鲑鳟鱼类等。该类鱼不能将B一胡萝卜素、黄体素、玉米黄质转变成虾青素,但是可将这些色素直接吸收而贮存于体内;第3类为大虾型,包括几乎所有甲壳类,可将13一胡萝卜素、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转变形成虾青素¨“。鱼的体表和鳔的银白色中含有大量的鸟嘌呤,即是鸟粪素,它本身没有颜色,是含有四个氮的杂环茚。在鱼类体内聚集大量的鸟嘌呤是以颗粒和微晶形式存在于卵圆形或者多边形的虹彩细胞中。虹彩细胞一般分

8、布于鱼体腹面较多¨“。喋啶系色素在鱼类各种组织中的浓度极为微小,但是具有某些重要的生理作用,辛蒙司(1945)用30—501LLg黄喋啶注射幼年的鲑鱼,可以使其从营养性贫血中恢复过来11引。在鱼类中,还存在着胆汁色素、旺一奈醌系色素一J,在甲壳类中还证实有眼色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