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教派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我国传统教派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ID:34546618

大小:97.7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7

我国传统教派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第1页
我国传统教派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第2页
我国传统教派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第3页
我国传统教派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第4页
我国传统教派思想对园林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传统教派思想对园林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英才学院园林文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园林文学题目:我国传统教派思想对园林的影响学生姓名赵杰学院园林工程学院班级本科园林1201学号201201011865任课教师李婧2014年12月20日11我国传统教派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摘要]:中国园林之所以有着丰富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本文从儒、道、佛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角度,来谈谈中国园林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中国园林;意境;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禅宗思想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

2、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即所谓的“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开”之感。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

3、因此,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布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释、道、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自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11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可以说,中国园林的成长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中国思想文化的沃土。而作为中国主流思想三大组成部分的儒、道、佛家思想又在其发展过程中以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园林,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所学的相关知识和对中国园林的理

4、解,从三大教派的思想文化入手,分别介绍一下它们各自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一、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

5、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11体系。《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

6、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白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

7、浑同一休,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国许多关于竹的诗文。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

8、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11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