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

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

ID:34557170

大小:56.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7

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_第1页
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_第2页
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_第3页
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_第4页
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环氧乙烷灭菌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摘要】对环氧乙烷灭菌的适用范围和灭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灭菌后效果监测方法进行阐述以及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进行介绍。【关键词】环氧乙烷;灭菌;应用【中图分类号】R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03-01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由分散管理模式向集中管理模式转变,所有需要清洗消毒和灭菌的器材、器具和物品均应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1]。不宜用一般方法灭菌的物品需采用环氧乙烷(E0)消毒和灭菌。我院至2012年8月开始,开展EO灭菌,收到良好

2、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我院2012年8月开始采用E0灭菌技术,因系基层医院,启用3M公司的5XL小型E0灭菌器,对不能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每周开启灭菌器3-4锅次,至2012年12月共开启92锅次,完成3682件物品的消毒灭菌。灭菌合格率达100%o2方法E0灭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低温灭菌方法,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无菌物品可以被包裹,可以保持使用前呈无菌状态;E0不腐蚀塑料、金属和橡胶,能穿透灭菌形状不规则的物品;可用于那些不能用消毒剂浸泡、干热、压力蒸汽及他化学气体灭菌之物品的灭菌。2.1E0消毒

3、范围:可用于热、湿敏感物品的灭菌,如:精密器械、光学仪器、电子设备、各种导管及塑料制品等。2.2全员培训我们请3M公司的工程师对E0的理化性质、适用范围与工作原理开展全科人员培训,使科室人员熟悉操作规程、故障处理及应急预案的启动,确保全科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2.3准备灭菌物品灭菌物品需彻底清洁和漂洗,清除粘膜、血渍和其他有机物,并烘干物品、去除水滴。选择合适环氧乙烷的包装材料和对灭菌物品进行打包[2]。物品倾斜放入篮筐,物品间留有空隙。对需E0灭菌的物品应全部统一采用医用纸塑袋进行包装,并按纸面对塑面秩序放置。2.4灭菌过

4、程质量控制E0一般要求的灭菌条件需达到浓度为450—1200mg/L,温度为37°C-,63°C,相对湿度40%-80%,作用60-360分钟。每次灭菌均应进行程序监测,包括预热、预湿、抽真空、进入汽化环氧乙烷达到预定浓度、维持灭菌时间、清除灭菌柜内环氧乙烷气体、解析以去除灭菌物品内环氧乙烷的残留。2.5灭菌后,当显示屏幕显示“门锁打开”提示符,提示炉门可以打开,逆时针旋转炉门手柄到底,30-60秒后,炉腔压力等于大气压力时,门即可打开,并卸载。同时,取下气罐,随灭菌物品一起进行通气,通气结束后,气罐可作为非易燃废弃物丢弃。

5、取出灭菌物品后,可以结束此次灭菌循环过程。注意:卸载时尽量减少直接接触环氧乙烷的机会,即:快速卸下灭菌物品,减少整理、翻动灭菌物品的次数,转移灭菌物品时,应处在背风方向。2.6职业防护及处理措施2.6.1急性吸入过度接触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头昏、虚弱、恶心和呕吐,应当立即吸入新鲜空气,尽快就医。2.6.2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皮炎和水泡。用水冲洗接触处,至少15分钟。同时脱去脏衣服,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区并就医。2.6.3眼接触高浓度气体泼测可引起严重眼损伤,至少冲洗眼10分钟。2.6.4E0易燃,应保证E0灭菌器及气罐远离火

6、种,并防止E0泄漏和溢出。2.7灭菌效果监测2.7.1化学监测每个灭菌物品的外包装应粘贴包外化学指示胶带,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作为灭菌效果的参考。用于指示环氧乙烷灭菌器气体浓度、温度、湿度及暴露时间。指示卡的颜色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变为规定颜色,表示灭菌合格。2.7.2生物监测每灭菌批次应做生物学监测,放置至少1支生物指示剂,以监测灭菌效果。生物指示剂和测试包的使用和制作应按照我国相关标准或规范。记录灭菌器每锅次运行情况: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物品,主要运行参数,消毒员与护士共同签名。同时把

7、物理监测过程参数曲线打印存档,化学监测及生物监测指标标签贴在记录本上。实现了E0灭菌全过程的质量可追溯。3结果与讨论环氧乙烷灭菌为低温灭菌,用于各种精密仪器、光学仪器、电子设备及多种导管及塑料制品的灭菌,属于高危险性医疗器械,一旦灭菌不彻底将会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甚至危害患者生命安全[3]。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已进行了392锅次的E0灭菌,完成了3682份灭菌包的处理,锅次的物理监测和生物监测均合格。所有灭菌包内、包外化学指示物变色均符合灭菌合格要求。每月抽查6件经灭菌的物品做生物监测均为无菌生长,灭菌合格率为100%,减少了医院

8、感染的发生。参考文献:[1]李六亿,刘玉树医院感染管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3[2]何惠燕,李丽娇,古小玲等。循证法应用于环氧乙烷灭菌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5(21):1832-1834[1]任南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