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人生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

专题四 人生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

ID:34565690

大小:15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8

专题四 人生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_第1页
专题四 人生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_第2页
专题四 人生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_第3页
专题四 人生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_第4页
专题四 人生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四 人生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案专题四:人生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考情分析价值观、人生观部分,教材知识相对零碎,复习时要注意理情教材,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构建好知识体系。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社会发展的动力3.关于价值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价值观导向作用、正确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4.关于人生观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生的真正价值、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5.关于理想理想的含义与分类、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关于群众

2、观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知识整合: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标准实用文案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形式和发展。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     ①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

3、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或迟或早也会发展变化。马克思说:“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新旧生产关系的交替过程中,当不变革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表现最突出。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

4、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既是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规律,也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根本规律。    3.意义:这一原理为社会历史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为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提供理论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的含义   (1)含义: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理解: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不包括生产力,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

5、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不是所有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不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内容的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地位等方面的总和)。2.上层建筑的含义、构成、关系    (1)含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即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标准实用文案    (2)构成:分为两大部分,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称为政治上层建筑或实体性上层建筑。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理解: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声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无阶级性,

6、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即非意识形态或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3)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第一,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建立起来的,两者都根源于经济。就是说,经济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即它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    第二,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既定的现实力量,对经济生活起指导和限制作用,并影响人们的思想。两者都是经济的反映,政治上层建筑是经济的最直接的集中反映,思想上层建筑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并反作用于、服务于政治和经济。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7、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2)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应,循环发展,不断前进。这些内容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些成为当前我们进行政治改革和观念更新的理论依据)它是人类社

8、会发展的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