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

专题五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

ID:39103419

大小:329.3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24

专题五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_第1页
专题五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_第2页
专题五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_第3页
专题五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_第4页
专题五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五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五历史唯物主义和价值观⒈社会生活:物质方面——社会存在;精神方面——社会意识⒉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5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自我检测⒈社会生活:物质方面——;精神方面——⒉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5.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决定着社会的,决定着社会形态的。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

3、始终的基本矛盾。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8..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1)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改革A、改革的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B、改革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C、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改革的根本目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

4、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世界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自我检测6.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7.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8.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1)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的。(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A、改革的内容:。B、改革的地位:。C、改革的性质:。D、改革的根本目的:。(3)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

5、史的一般进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世界观】。【方法论】要求我们。(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生活物质方面——社会存在精神方面——社会意识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等。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经济思想、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考点诠释: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区别:①思维与存在

6、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则不是。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2)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

7、在具有能动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实践生成了全部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想)。实践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实践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

8、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