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万国民刑先修班刑法-韩友谊讲义

2014年万国民刑先修班刑法-韩友谊讲义

ID:34568402

大小:2.67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3-08

2014年万国民刑先修班刑法-韩友谊讲义_第1页
2014年万国民刑先修班刑法-韩友谊讲义_第2页
2014年万国民刑先修班刑法-韩友谊讲义_第3页
2014年万国民刑先修班刑法-韩友谊讲义_第4页
2014年万国民刑先修班刑法-韩友谊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万国民刑先修班刑法-韩友谊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民刑先修班刑法讲义刑法总则的基本架构刑法的概念和性质罪刑法定原则刑法概论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刑法的适用范围罪刑相适应原则构成要件该当性:主体、行为、对象、结果、因果关系违法性:是否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其他犯罪构成故意、过失、目的、动机责任总论责任阻却事由:责任能力、责任年龄预备未完成形态未遂“修正”的犯罪构成中止犯罪论共犯形态:教唆、帮助继续犯单纯一罪法条竞合连续犯罪数论包括的一罪集合犯事后不可罚的行为想象竞合犯科刑的一罪结合犯吸收犯牵连犯刑种:主刑、附加刑量刑情节:从轻、

2、减轻、从重、累犯、自首、立功量刑制度:、数罪并罚、缓刑刑罚论刑罚执行制度:减刑、假释刑罚消灭制度:赦免、时效第一编刑法概论第一章序论(基本概念)一、刑法指规定何种行为属于犯罪、对于犯罪如何科处刑罚的法律。刑法的表现形式有:1、刑法典:(1)规定了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的犯罪类型及其处罚;(2)总则适用于其他单行刑法。我国刑法制定于1979年7月1日,修订于1997年3月14日并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是直接对刑法典的修改,也属于刑法典的内容。2、单行刑法,指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

3、、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法律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12月29日颁布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3、附属刑法,指规定在其他性质法律(如民法、行政法)中的孤立罪刑条文。二、犯罪犯罪,指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值得刑罚处罚的行为。对犯罪的认定,通过犯罪构成明确。总则是对全部犯罪的共通的成立要件加以明确。分则是以犯罪的一般成立要件为前提,明确各个犯罪所固有的、具体的成立要件。三、刑罚刑罚,对犯罪的反作用,是对实施了犯罪的人所科处的制裁,目

4、的在于通过惩罚抑制乃至预防犯罪。具体有主刑五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四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注意:刑罚与“责任”不是同一概念。责任指可被谴责的状态,在现代刑法中包括客观责任(实施了违法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主观责任(主观上有过错,使得本来可以避免的灾难发生了)。刑罚指对犯罪的人惩罚的内容。责任属于定性领域,刑罚属于量刑领域。四、刑法基本立场罪与非罪的法律规定在不同的时空是不一样的,选择何种标准来解释刑法规则,就是选择刑法的基本立场。(无立场的解释,

5、会被权益的考虑或者朴素的、易于变动的处罚感情所左右。)(一)法益保护主义只有侵害了法益(“宝贵的利益”)才能成立犯罪。容许价值多元化(自由主义),只有给他人带来损害的行为才能够被处罚。注意:做题时,在确定行为之后,立刻判断何种法益受到了侵害。但是没有行为,法益在刑法上也没有意义。例:黄某上大学后,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浏览黄色电影之中,多门课程挂科,无法毕业。大四时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遂投江自尽。(二)责任主义只有在实施行为时是有责任的,即犯罪是行为人选择的结果(可以被谴责的,与对精神病人的“治疗

6、”不同),才能成立犯罪。(1)出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的法益侵害,不处罚(排除绝对责任);(2)虽与引起法益侵害的他人有关系,但是不能防止结果发生的,不处罚(排除连带责任和连坐)。例:甲与乙等二十人被绑匪绑架。绑匪提出:要么甲将乙一人杀死,要么21人将全被处死。1、甲无奈杀死了乙;2、甲在杀乙的过程中,乙反抗,打死了甲。(三)罪刑法定主义罪刑法定,成立犯罪,必须法律事前有规定(不损害行动自由、不破坏预测可能性)。例:浙江温岭幼儿园教师杨某虐待儿童,对儿童有扇耳光、罚站、垃圾桶套头、塞桌子下等行为,

7、还将虐童照片发在自己的QQ空间。温岭公安局以寻衅滋事罪拘留了杨某。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犯罪和刑罚,必须(1)基于国民的意思,(2)事先予以规定。罪刑法定原则是限制王权的产物,与“朕即法律”相对,本质在于限制国家制定和执行惩罚国民的权力。所以既是司法机关适用刑法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求在司法中不得超出法条文义定罪量刑;也是立法机关制定刑法必须遵循的原则:立法中要明确定罪量刑的尺度,不得将此权力再交还给执行者。1、溯及既往的禁止(事前的罪刑法定)即禁止重法(不利

8、于被告人的法律)溯及既往。由于法不溯及既往是对国民自由的保障,所以禁止事后法仅仅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法律溯及既往,如果新法有利于被告人,则可以溯及既往适用新法。溯及既往:今天制定的法律对从今往后的行为有效力,但能否追究昨天发生的行为?2、排斥习惯法(成文的罪刑法定)凡是刑法,必须是被立法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立法的方式所表现。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虽然可以对法律进行解释(对现有法律的含义进行发掘),但不能创制犯罪与刑罚。3、合理解释刑法,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是一种对法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