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万国民刑先修班韩友谊刑法讲义new

2012万国民刑先修班韩友谊刑法讲义new

ID:18441679

大小:302.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9-18

2012万国民刑先修班韩友谊刑法讲义new_第1页
2012万国民刑先修班韩友谊刑法讲义new_第2页
2012万国民刑先修班韩友谊刑法讲义new_第3页
2012万国民刑先修班韩友谊刑法讲义new_第4页
2012万国民刑先修班韩友谊刑法讲义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万国民刑先修班韩友谊刑法讲义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民刑先修班刑法授课提纲韩友谊刑法的基本架构刑法的概念和性质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概论典型的犯罪构成故意、过失、目的、动机责任阻却事由: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期待可能性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违法构成要件:主体、行为、结果违法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其他责任要件“修正”的犯罪构成未完成形态共犯形态预备未遂中止罪数论单纯一罪继续犯法条竞合包括的一罪连续犯集合犯事后不可罚的行为科刑的一罪想象竞合犯结合犯吸收犯牵连犯刑罚论刑种:主刑、附加刑量刑情节:从轻、减轻、从重、累犯、自首、立功量刑

2、制度:数罪并罚、缓刑刑罚执行制度:减刑、假释刑罚消灭制度:赦免、时效总论犯罪论第一编刑法概论第一章序论(基本概念)一、刑法指规定何种行为属于犯罪、对于犯罪如何科处刑罚的法律。刑法典:(1)规定了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的犯罪类型及其处罚;(2)总则适用于其他单行刑法。二、犯罪犯罪,指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值得刑罚处罚的行为。对犯罪的认定,通过犯罪构成明确。总则是对全部犯罪的共通的成立要件加以明确。分则是以犯罪的一般成立要件为前提,明确各个犯罪所固有的、具体的成立要件。三、刑罚刑罚,对犯罪的反作用,是对实施了犯罪的人所科处的制裁,目的在

3、于通过惩罚抑制乃至预防犯罪。四、刑法基本立场31罪与非罪的法律规定在不同的时空是不一样的,选择何种标准来解释刑法规则,就是选择刑法的基本立场。(无立场的解释,会被权益的考虑、朴素的、易于变动的处罚感情所左右。)(一)法益保护主义——客观要件的核心只有侵害了法益(“宝贵的利益”)才能成立犯罪。容许价值多元化(自由主义),只有给他人带来损害的行为才能够被处罚。(二)责任主义——主观责任论的核心只有在实施行为时是有责任的(可以被谴责的,与“治疗”不同),才能成立犯罪。所以,(1)出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的法益侵害,不处罚(排除绝对责任)

4、;(2)虽与引起法益侵害的他人有关系,但是不能防止结果发生的,不处罚(排除连带责任和连坐)。(三)罪刑法定主义——对犯罪的外部限定罪刑法定,成立犯罪,必须法律事前有规定(不损害行动自由、不破坏预测可能性)。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罪刑法定是一种良好的自由主义的思考方法”。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犯罪和刑罚,必须(1)基于国民的意思,(2)事先予以规定。罪刑法定原则既是司法机关适用刑法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立法机关制定刑法必须遵循的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罪刑法定原则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学说和心理强制

5、说,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主义。(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1、溯及既往的禁止(事前的罪刑法定)即禁止重法(即不利于被告人的法律)溯及既往。由于法不溯及既往是对国民自由的保障,所以禁止事后法仅仅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法律溯及既往,如果新法有利于被告人,则可以溯及既往适用新法。2、排斥习惯法(成文的罪刑法定)凡是刑法,必须是被立法者通过立法的方式所表现的。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可以对法律进行解释。3、合理解释刑法,禁止类推解释(严格的罪刑法定)类推解释的实质:事后立法。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

6、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形式侧面的禁止类推解释,是禁止一切类推解释,但是同时从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出发,则对禁止类推解释原则要进行适当的补充,即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无罪类推)。4、刑罚法规的适当(确定的罪刑法定)包括刑法明确性、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确定刑三方面的内容。明确性,指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明确性是指法律语言的表达使人能够确切了解违法行为和惩罚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是否为具有通常判断能力的一般人展示出能够识别被禁止的行为与不被禁止的行为之间的基准”。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7、是指刑法只能将具有处罚根据或者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从而限制立法权。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平等适用刑法,即刑法在应当得到适用的所有场合,都予以严格适用。平等适用刑法是保障公民自由,实现法治的要求。也是保护法益的要求,相同的法益应该受到相同的保护,相同的行为受到相同的对待。三、罪刑相适应1、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2、立法上要求确定合理的刑罚体系、刑罚制度与法定刑。审判中要求强化量刑公正的观念。行刑方面要求注重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的消长变化情况,合理的运用减刑、假释等制

8、度。四、刑法的解释方法31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条文的真实含义的说明。对刑法的解释构成,应该是透过文字寻找正义的过程。既不能脱离文字,也不能背弃正义。(一)文理解释文理解释,就是用条文用语的通常意义来阐释刑法意义的解释方法。文理解释的根据主要是语词的含义、语法、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