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实践的评析与思考

中国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实践的评析与思考

ID:34575013

大小:227.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8

中国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实践的评析与思考_第1页
中国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实践的评析与思考_第2页
中国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实践的评析与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实践的评析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中国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实践的评析与思考★段进军,王常雄(1.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2.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021)【摘要】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实践进行了评析,其中包括梯度理论、“点——轴”理论、网络理论和辐射理论等外生理论,以及企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等内生理论。作者认为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内生理论与外生理论是辨证统一的.二者都强调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我国区域发展应该将内力与外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思维转变。【关键词】区域经济;外生理论;内生

2、理论【中图分类号】F207;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05)08-0032—03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使得资本等生产要素跨区域向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变,当时影响最大是梯度理论,它被引入流动速度得到空前的加强,这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区域经济的研究中。依据该理论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任何一个区域要想取得发把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主张发展战略也是由东向展都必须置身于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之中,加西逐步推进。梯度理论与模式对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关系网络中求得自身的

3、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首先,它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展;同时,要特别注重区域内部创新环境的构建,也就是说区遵循平衡布局的传统模式,将不平衡经济发展规律作为制定域的发展是全球化和本地化的辨证统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战略出发点;其次,它突出了总体统一的设计,促主要是从1978年以后,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开放,经济体制改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率先发展;最后,它使有限的资金和革使得权力下放,地方政府权限增大,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人力、物力、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1】对于梯度理论,我国学提高。在20多年区域经济的实践中,梯度理论、增长极理论和者对它进行了批评与反思。胡兆亮认为

4、,“梯度理论”把一个国“点——轴”开发理论影响比较大,但这些理论从总体上来讲家和区域看成是均质的。他说:“有人将梯度理论比喻成卷地并没有超越“中心——外围”学说,即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构毯,一点一点往里卷,最后席卷金区,席卷全国,实现全面发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为中心目标的外生理论。随着我国改革展。实际上均质的区域是不存在的。每个区域都有内部差异,开放的逐步深入,区域经济主体逐步得到确立,特别是企业已区域开发不可能像卷地毯那样平面推进。”12]由于东中西三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推动力;另外,知识和技术相比资本地带内部存在巨大的差异,西部总体落后,但仍然有西安、成和劳动力已成为区域

5、发展最为重要的要素,这就相应要求区都、重庆等发达城市,东部固然总体基础较好,但仍然有落后域经济理论不断地创新。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将内力和外力有的地区。另外,就技术创新范围来看,它不会受到任何空间的机地结合起来,在理论的指导上要将外生性理论和内生性理限制,当然也不会按照梯度顺序进行推进,还可能出现反推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的发展。移;由于地区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与周一边国家接壤的沿边地区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使得按东中西、对我国外生区域经济理论实践的评析与思考三大地带划分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总之,梯度理论没有突出区(一)梯度理论域发展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6、属典型的区域外生理论,它无法科改革开放是我国区域研究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我国学地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区域经济的理论必区域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平衡发展理论,生产力采取了平衡须变革和发展。布局战略,客观地说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的经验和教(二)“点——轴”开发理论训是极为深刻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由平衡战略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不断得到发展,陆大道1984年提出了【收稿日期】2004—10—25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2003年度重大项目“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和江苏省

7、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江办‘三沿’战略与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段进军(1968一),男,山西运城人,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王常雄(1982一),男,湖北荆州人,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32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点——轴”开发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四)辐射理论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20世纪7O年代中期以来在原联邦德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