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

ID:34578717

大小:240.97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3-08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_第1页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_第2页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_第3页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_第4页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姓名:黄约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指导教师:张跃平20030101硕士学位论文前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了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阶段未来发展的蓝图这一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到2003

2、年年底我国GDP超过116694亿元亦即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因此标志我国已总体进入小康初始阶段温饱型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也是各族人民取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有些民族地区发展快些有些发展慢些但总体来看仍然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多数民族地区人均GDP只达到500多美元与低水平小康社会还有较大的差距

3、二是原有的差距还没有缩小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新的差距又在扩大三是民族地区的贫困面仍很大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低据有关统计按每年人均收入625元人民币标准计算全国现在尚未脱贫的还有三千多万群众多数为少数民族四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民族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加严峻从全国来说已经基本上实现小康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但对民族地区来说相当一部分地区仍没有摆脱贫困消除贫困的任务仍很艰巨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严酷的事实我们应当有一种忧患意识有一种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西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

4、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真正意义上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尤其是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1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战略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投入了四千多亿元资金,上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尤其加强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国家要在投

5、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2001年新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提出为了解决民族自治中出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重点在财政金融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必要的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逐步缩小民族地方和其他地方的发展差距然而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等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小康建设进程仍很缓慢应该就此作出深入的分析及探讨充分考虑并结合各民族地区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索可行之路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民族地区

6、全面实现小康过上富裕的生活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状况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本文通过介绍小康建设的内涵及分析指标试图指出西部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内涵及意义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现状在分析当前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小康建设面临的优势劣势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的战略并对西部民族地区小康建设战略选择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探索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的新思路和对策作点微薄的贡献2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民族地区小康建设的内涵及意义一小康建设的涵义小康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产生于中国小康

7、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时间距今大约2500年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的礼记·礼运中第一次得到了完整的表达“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弄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些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重要的是“示民有常”——用规则来规范社会用信义来润滑社会与小康相对应的是“大同”——中国古代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模型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

8、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小康这个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它大致有三层含义即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和十六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