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根本缺陷

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根本缺陷

ID:34583150

大小:345.3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8

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根本缺陷_第1页
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根本缺陷_第2页
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根本缺陷_第3页
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根本缺陷_第4页
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根本缺陷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根本缺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根本缺陷姜国钧(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长沙410083)摘要:立本明道、化民成俗、自修自得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3个基本途径。孝悌一端连着血缘亲情,一端连着仁爱精神,通过以孝悌为核心的日常道德行为规范的训练从小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小学阶段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大学的道德教育则要教育学生明道,经典阅读是明道的重要途径。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感人,这是中国古代礼教的精义,通过礼仪和节俗教化百姓是传统道德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个人私德要自修自得,用统一的、很高的私德标准要求每一个人,这是道德理想主

2、义,道德理想主义本身是不道德的。社会风气容易被金钱和权力败坏,一旦社会风气败坏,家庭和学校的道德教育有所不能。法纪不明是传统道德教育的重大缺陷。儒家反对导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思想导致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常常被腐败的朝政所侵蚀。今天的中国,如果我们希望国民的道德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单靠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很难取得更大的成绩,只有首先加强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建设,并同时继承传统,加强立本明道的道德教育和敦风化俗的礼乐文化建设,在个人私德上让人自修自得,文明的中国才是可以期望的。关键词:传统道德教育;途径;缺陷立本明道、化民成俗、自

3、修自得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3个基本途径,法纪不明则是它的根本缺陷。一孝悌一端连着血缘亲情,一端连着仁爱精神,通过以孝悌为核心的日常道德行为规范的训练从小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小学阶段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有子提出君子最根本的德性是孝悌。孝悌是根本首先因为家庭伦理关系是一个人最先形成的道德关系,孝悌是沟通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的纽带。孔子认为人性是由“命”和“仁”组成的。命是人生来

4、所具有的本性,“天命之谓性”(《中庸》);而仁则是后天所形成的德性和情感。如何从“命”出发达到“仁”呢?有一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具有自然的、命的特征,但又不完全属于命,这种情感就是孝和悌。家庭成员之间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血亲之间的情感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割舍不了的。人不能直接从爱自己生发出爱他人的情感,但可以从生命中本有的爱父母,爱兄弟姐妹之心生发出爱他人之心。从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推及爱他人的父母兄弟,孝悌的根本上就生长出了仁爱。李泽厚认为,仁的结构包括4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血缘基础”,孝和悌通过血[1]缘从纵横两

5、个方面把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建起来。“孝悌”一端联系着“命”,一端联系着“仁”,是沟通命与仁的道德情感,是其他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本。其次,“以孝治天下”是中国古代一个基本的政治理念。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祖祖辈辈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在7000年以前,半坡人就有了稳固的家的概念。孝的文化不是从孔子的时候开始的,传说中的尧帝就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他的母亲去世以后,他守孝3年。以孝著名的是舜帝。正因为舜很孝顺,才被尧帝选中做了帝位的继承人。中国文化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文化,孝悌是中华美德的根本。因此古代的道德教育在小学阶

6、段就是孔子所说的“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而亲仁”(《论语·学而》)的家庭伦理道德和日常交往道德规范的教育。这是立本的教育。《周礼·地官·司徒》里说:“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朱熹深得周代小学教育思想的精髓,亲手编定《小学》和《童蒙须知》等小学教材。他在《小学书题》中写道:“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亲爱、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

7、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一个社会,到了父子成仇、兄弟相残、夫妻反目、朋友成仇的地步,道德的根本就彻底动摇了,道德就彻底堕落了。“文化大革命”中,孝悌谨信被认为是必须铲除的封建道德,这对我们国家的道德教育伤害极大,伤到了根本。那时,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相互揭发,人伦关系被彻底撕裂。1978年以后拨乱反正,但无论从道德教育的目标到道德教育的内容,都没有把孝悌放在第一位,孝悌只在1988年颁布的《小学道德教育纲要》中在“爱人民”的主项下提到。五千年“孝悌为根本,以孝治天下”的道德教育传统断绝了!根本

8、动摇了,我们怎么可以期待学校的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呢?小学的道德教育要树立孝悌、谨信、亲仁的根本,大学的道德教育则要教育学生明道。小学的道德教育是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教育,大学的道德教育则是道德理性的教育。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礼记·王制》)“乡三物”是行,“四术”是文,是经典。六经构成了一个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