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ID:34583465

大小:2.60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3-08

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_第1页
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_第2页
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_第3页
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_第4页
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264研究生学号:M150302529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题目: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Thefishcommunitystructureanditsrelationshipwithenvironmental英文题目:factorsintheMa’anArchipelagoanditseasternwaters专业:渔业资源研究方向:渔业资源与海洋牧场姓名:韩旭东指导教师:章守宇二O一八年五月二十二日上海海洋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人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备注答辩地点答辩日期上海海洋大学

2、硕士学位论文海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上海海洋大学

3、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摘要为探究岛礁海域渔业资源群落格局,及不同生境条件下,鱼类群落格局的空间分布差异及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于2016年8月、12月及2017年2月和5月对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进行了渔业资源季度调查。利用聚类分析(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nMD

4、S)等方法对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组成和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应用MATLAB软件绘制了鱼类资源量密度(生物量和丰度)的空间分布图,利用鱼类长度谱方法对鱼类群落生产力水平和营养转换效率进行了研究,利用Pearson相关系分析和生物-环境相关分析(BIOENV)等方法,分析了鱼类群落格局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96种,隶属于12目47科77属,其中鲈形目占比最大,其生物量和丰度占比均超过50%。龙头鱼(Harpadonnehereus)为全年优势种,另外春季优势种还包括刺鲳(Psenopsisanomala)、黑鳃梅童鱼(Coll

5、ichthysniveatus)和宽体舌鳎(Cynoglossusrobustus),夏季优势种包括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带鱼(Trichiuruslepturus)和六丝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hexanema);秋季和冬季优势种相同,为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lucidus)和凤鲚(Coiliamystus)。对鱼类丰度和站点的二维矩阵聚类分析和nMDS结果显示,马鞍列岛及其东部海域鱼类群落可分为三个站位组:站位组I(岛礁周围站点为主)、站位组II(邻近岛礁站点为主)和站位组III(远

6、离岛礁站点为主)。从鱼类生物量上看,春夏秋三季,高生物量站点主要分布在岛礁附近,冬季高生物量站点则分布在开阔水域。平均生物量显示,春夏秋三季平均生物量均为站位组I>站位组II>站位组III,冬季则相反,平均生物量为站位组III>站位组II>站位组I。从丰度CPUE上看,其整体分布趋势与相对资源密度相同,春夏秋三季,高丰度CPUE区域也主要分布在岛礁海域附近站点,冬季高丰度CPUE区域则分布在离岛礁较远区I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域。四个季节丰度CPUE最高点皆出现在站位组I站点。根据全部生物量和丰度计算各季节不同站位组的鱼类平均体重,其中,夏季、

7、秋季和冬季平均体重为站位组I<站位组II<站位组III,春季站位组II最小,站位组III最大。不同季节全部鱼类群落的长度谱显示,春季长度谱截距最大,生产力水平最高。到夏季直线最陡,夏季营养循环效率有所降低,秋冬季相对长度谱直线变平缓,截距也降低,说明营养循环效率升高,初级生产力降低。各季节不同类群长度谱分析显示,站位组I在四个季节皆表现出最大的截距和直线斜率绝对值,这表明站位组I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较低的营养转换效率。春季和秋季,站位组II的直线斜率绝对值和截距都大于站位组III,说明站位组II相较于站位组III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较低的营养

8、转换效率,而冬季则相反。鱼类组成与环境因子(底层水温、底层盐度和海域水深)的BIOEVN相关分析显示,底层水温对鱼类群落影响最大。鱼类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