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_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

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_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

ID:34584569

大小:328.0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8

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_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_第1页
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_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_第2页
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_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_第3页
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_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_第4页
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_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_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年第11期!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高培勇内容提要:财税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描述了以往的改革轨迹,总结了以往的改革经验,并揭示了改革的规律。最后,文章指出,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主线即由非公共性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体制机制不断向公共性的财税运行格局及其体制机制靠拢和逼近;其基本取向即构建并实行既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又与财政的本质属性相贯通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关键词:改革!财税体制!公共性!市场经济作者简介:中国社科院财政与

2、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00836。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28102(2008)11005309一、引!言发端于1978年并与整体经济改革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的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现在,应该是系统总结历史经验并前瞻未来走势的时候了。这显然是一个既意义重大,又颇不轻松的命题。因为,一方面,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财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之复杂,所走过的道路之曲折,所承载的使命之沉重,所发生的变化之深刻,所取得的成果之显著,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特例。另一方面,对于有了30年改

3、革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中国而言,举凡涉及类如财税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方面的话题,已经不能停留于史实的追溯和再现层面。更加重要的是,要从史实入手,循着改革的历史轨迹,一步步地提炼和升华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改革的历史规律。认识到命题的重大和艰巨,一旦开始着手这项工作,我们便很快陷入一连串问题的包围之中:对持续30年之久的财税体制改革历程做出高度概括,取舍实属难免。取什么?当然要取改革的主线索。舍什么?自然要舍那些与主线索不那么直接地关联着的枝枝蔓蔓。问题是,这条主线是什么?我们能否为起初摸着石头过河、随着改革的深化而目标逐步明晰的渐进式财税体制改革历程理出

4、一条主线?财税体制改革不过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30年来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就在于市场化,那么,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财税体制改革有无自身的取向?如果有,那又是什么?在30年间,发生于财税领域的改革事项,不仅数不胜数,而且犬牙交错。本着由部分推进至整体推进的考虑,在不同时点、基于某一特定背景、立足于某一侧面或角度而策划并推出的这些改革事项,当被放置到财税体制改革的大棋局上加以定位的时候,它们各自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又同作为一个整体的财税体制改革工程有着怎样的联系?描述以往的改革轨迹,总结以往的改革经验,其最终的着眼点,当然要

5、放在改革规律的揭53!Finance&TradeEconomics,No11,2008示上。这需要理论抽象。能否进行这种抽象?怎样进行这种抽象?迄今为止的财税体制改革进程是否到了足以使我们能够搭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的时候?过去30年所取得的财税体制改革成果,固然显著而丰盛,但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中国财税体制目标相比,只能算是阶段性的。通向未来的财税体制改革道路,依然漫长。当我们对以往的改革轨迹、改革经验和改革规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之后,又如何勾勒未来的财税体制改革路线图?如此等等。上述这些问题以及其他类似的问题,对

6、处于今天历史背景下的我们,不是可回答可不回答的,可解决可不解决的,而是必须回答,必须解决的。它们,构成了本文的主题。二、改革的基本轨迹:一个大致的勾勒30年间的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历程,大致可以归为如下四个既彼此独立又互为关联的阶段:(一)第一阶段:19781994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领域入手的。最初确定的主调,便是放权让利。通过放权让利激发各方面的改革积极性,提高几乎被传统经济体制窒息掉了的国民经济活力。而在改革初期,政府能够且真正放出的权,主要是财政上的管理权。政府能够且真正让出的利,主要是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所占份额。这

7、一整体改革思路与财税体制自身的改革任务由下放财权和财力入手,打破或改变财权集中过度、分配统收统支,税种过于单一的传统体制格局相对接,便有了如下的若干改革举措: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上,实行分灶吃饭。从1980年起,先后推出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以及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递增包干、定额包干、定额补助等多种不同的体制模式。在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上,实行减税让利。从1978年起,先后推出了企业基金制、利润留成制、第一步利改税、第二部利改税、各种形式的盈亏包

8、干制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等制度。在税收建设制度上,着眼于实行复税制。从1980年起,通过建立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